2017年第②弹:不能忘却的乡土情
2017-06-10 本文已影响12人
秦至谊
有人说,我们走了太久,就忘了来时的路。读完贾平凹先生的《秦腔》,家乡的那山、那水、那人,都好像老电影一般层层叠叠,展现在我眼前。
一提到陕西,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哦,黄土高坡呀”,或问“是不是每顿都吃馒头”,或是“那儿是不是很缺水?”等等。同贾先生一样,我是地地道道的“老陕”,“陕南”的陕。陕西分三块,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丘陵,一个省涵盖三种地貌,估计在全中国这样的省份也不多。
我的家乡和《秦腔》中的清风街有相似,也有不同。比如,并不是人人张口都能来段秦腔,但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敲起锣鼓唱一段”还是会有的;并没有一心想着淤地的夏天义,但挚爱这片土地的人依然还有;很少见请神敬鬼之类的迷信活动了,但对亡者的送别依然神圣庄严……其实,每一种获得和失去,又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夏氏家族由盛至衰,我们看到了夏天仁义礼智辈的威严和执着,看到了夏天夏雨君亭辈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开阔和迷失,看到了翠翠光利辈的叛逆和执拗。在我的家族里,爷爷辈有五个兄弟,父亲辈有四个兄弟;到了我辈,为积极响应国策,基本变成独生子女,这自然算不上家道中落。只不过是年轻的一辈,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得更好,一个一个离家越走越远、越走越久,“根”的意识也越来越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也有其一代人的迷失。纪伯伦诗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但愿我们都记得,但愿我们永不忘。[完]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 家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