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老大的无理取闹谁买单?
“我要妈妈陪,我要妈妈抱……”隔壁房里6岁的大宝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任他人怎么劝慰也无动于衷,可我正在给二宝喂奶,实在抽不出身。
那一声声的呼唤,非但没有赢得我的拥抱,反而彻底惹怒了我。在我看来,那是一种矫情,是无理取闹,更是自私。
打小,老大就一直跟我睡,特别喜欢粘我抱着她睡。她读大班时,我曾鼓励过她分床睡,但她始终没勇气迈出那一步。多次尝试失败之后,我也就放弃了。
那时候,我心里存有一丝侥幸,等有了妹妹,她会变得自觉,独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会去做。
吃饭,再也不用我一口一口追着喂;玩耍,再也不要我寸步不离时刻陪着;睡觉,再也不用我抱着哄……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我一厢情愿,白日做梦。
当下,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可能有许多宝妈跟我有着类似经历。我们的想法太天真,总以为老大会在二宝诞下之后,秒变乖巧懂事。可事与愿违,老大只越发地任性矫情,肆意哭闹,故意惹事,逮着机会就跟你谈条件。
这不禁让我想问,是什么让老大如此不解人意?老大矫情的背后是什么呢?
这两天,我一直在反思之前的言行举止,发现老大的每一次哭闹,并不是什么过分的物质要求,只是单纯地想获得更多的关爱。
她无理取闹的背后,正是安全感的缺失。
我很疑惑:明明很爱她,为何她会有这种危机感呢?这一切,谁造成的?
思忖许久,我认为主要是父母关注度调配不合理导致的,爱在不经意间流失。
有了二孩之后,我们不像原先那样全身心去陪伴老大,会不自主地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二宝身上。
早上起床,再也没有充足时间去帮老大穿衣服,只留下一句“赶紧,自己穿”。
吃饭时,不再去询问她要吃什么,只下命令“十二点半之前,这碗饭吃完”。
玩耍时间,变着花样逗小宝笑呵呵,只丢给她“没空,自己玩吧”。
睡觉之前,不再抱着她讲有趣的故事,只扔本书“学了拼音,自己读吧” ……
在大人看来,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们也有理由让孩子做这些,美名其曰“都是为了你好”,可是,孩子是怎么想的?她真的理解我们的做法吗? 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在伤害她。
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爸妈的爱已然成为口中的一句安慰话而已。自从有了弟弟或妹妹,原本只属于她的一切,都已不在了。
往日满满的幸福,一瞬间,都已变成无休止的抱怨,催促,批评。
也许我们还在指责她的不懂事,还在怪她不体谅父母,殊不知,她已经过早承受离开父母怀抱的苦楚,过早失去心灵的依托之所。
孩子正常的撒娇行为,被父母看成做作无理取闹;她做出的依赖举动,被父母当成矫情。她感觉,爱,悄悄地远离了她。
若说父母是主凶,那么长辈“大的须让小的”传统观念则是帮凶。
“孔融让梨”的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传颂,父母一直以此为教条教育孩子。我不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只因为一时不肯把玩具什么的让给妹妹,就被扣上“不懂礼”的帽子,太小题大做了。
孩子之间免不了会争玩具。芭比娃娃一直放着没人理,姐姐一时兴起拿起来玩,妹妹马上嚷嚷着要玩,自然是谁也不让谁,争吵个没完。
这时,奶奶径直走过来,一把夺走姐姐手中的芭比,嘴里还撂下一句“这么大了,还抢妹妹玩具,不害臊”。
姐姐瘫坐在地,一脸委屈,想说些什么可又咽了回去。她呆呆地看着,那芭比是她的,是爸爸送给她六岁的生日礼物。
她转向正在一旁玩手机的爸爸,爸爸头也没抬,加上一句“你更大,给妹妹玩吧”。
试想,此时姐姐心里会想些什么。心爱之物被人夺走不说,还被家人批评不懂得爱护妹妹,个中委屈无人解,个中苦楚无处诉。
她只会在心里告诉自己,爸爸妈妈不爱我了,爷爷奶奶也不爱我了,我就是一个人见人厌的小淘气,没人疼爱的小可怜。
在家没人爱已经够惨,在外还被周围大人“无情”捉弄。
乡亲邻里,平时说话比较随意,喜欢开开玩笑。有一次,我带着大宝出去散步,遇上几个熟人,他们逗她玩:“妮妮,你妈妈不要你了,你做我女儿吧。”
妮妮听了,很不安,很惶恐,一个劲地拉我走,乐得他们哈哈笑起来。当时我也没多想,觉得只是一个玩笑,也碍于熟人面子,没强行制止。
后来非常后悔,因为这几句玩笑话,已深深伤害了我女儿。事情过去很久,她还时常问我,那些伯伯说的是不是真的。有时还会做噩梦,梦中呢喃“妈妈,不要不爱我”。
也许成人觉得捉弄孩子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脆弱的心灵带来莫大的伤害。孩子人小,但心不小,她会信以为真,会担心这些事真的发生。
老大的无理取闹,归根结底,是父母给予的爱不够,父母应该为此买单。
平时,父母应该抽出时间多与老大亲近,谈谈心,告诉她爸妈还跟原来一样爱她,只是妹妹太小,需要人照顾。
经常抱抱她,让她感受到父母怀抱的温暖,真切体味这份爱。遇到他人的捉弄,父母亲要及时制止,保护孩子脆弱的心。
另外,也可以让老大和老二互动,增强姐妹间的情谊,让老大有做姐姐的骄傲感。
用爱去化解老大的心结,让她远离伤害,让她拥有足够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