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关于“后浪”的演讲在五四青年节火了。后浪们是什么样的中流砥柱,下一代努力的方向就在哪里。
而编程,仅仅是为孩子成为后浪提供一种可能。
“忽略编程就像不学开车而依赖别人载。在近五十年内,我们打交道的大多数不会是不会外语的亚洲人,而是机器。所以,让我们来教孩子如何控制机器吧,别让他们被机器控制。” 媒体理论家道格拉斯·拉什科夫如是说。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少儿编程作为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已然成为家长们,特别是80后、90后家长们的教育刚需。在这个驾照即将成为身份证的年代,没人有理由掉队。孩子学习编程更是如此。
那么既说到少儿编程迅速发展,在这样的浪潮下,到底该如何认识学习编程对于孩子的意义以及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语言呢?
首先,学习少儿编程并不是为了培养程序员。
“格子衬衫、脱发、人傻”似乎已经成为对程序员的戏谑,但少儿编程的目的绝不在此。
儿童编程能力是指:儿童通过使用编程语言,实现或达到某种效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评估,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
一是非技术性,也就是基本能力。少儿编程可以培养小朋友们多角度地观察、分析、想象、创造、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技术性,即计算机思维能力。其中主要包括:程序演算法、指令精简、调试操作、批判性思维等。
简单来说,前一个方面是检验孩子对信息处理的最佳方法,后者则是儿童在编程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技能,是所谓的硬实力。
再来说说少儿编程对于孩子艺术美的培养。美的熏陶,真真正正更应该从娃娃抓起。
13岁能读《美学散步》的小朋友,一点也不比能做奥数题的差,何况少儿编程同时含有丰富的数学内容。
了解少儿编程的朋友多少清楚:少儿编程中普遍包含艺术。在制作各种编程对象时,需要建模。这时所采用3D建模工具等建模出来的人物模型就包含艺术的部分。
再到后期比如设计网站,app或者其他产品界面也包含许多艺术成分,需要极大艺术嗅觉和艺术创造力。
上面讲到少儿编程包含数学内容,具体来讲:编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是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
简而言之,算法需要极大的数学根基。因此,学习编程就是在为“后浪”注入强大有益的催化剂。
最后来回答题目的疑问。少儿编程让孩子成为理性的、有头脑的、欣赏美的、逻辑能力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