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散文

求变才是风险最小的

2020-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豆豉顺顺

家附近有个水果超市,门脸很小。

就是简单的把一楼的住住家的阳台,做了个窗改门,里面支起来几个货架子,就开张了。

店就在一个小十字路口的一角,不起眼的呆着

然而,这个小店经营很多年了,门口招牌上的字都已经斑驳

招牌名字就是她的名字的基础上,后面加三个字,水果店

小店对街,斜着开了家生鲜超市,门脸是这家小店的五六倍。

生鲜超市里也有水果,还有肉蛋奶。

第一天开张的时候来了好多好多附近的老人排队,为了打折的鸡蛋,还有便宜到几乎白送的葡萄。

好长好长的队伍,热热闹闹,对比现在的门口罗雀,这中间间隔不到两年。

然而还是这家小店,无声无息的,就是一直没断了买家。

看它的门,稀稀拉拉的人来了又去,总是没断了烟火气。

我第一次去这家小店,是路过,想买点水果,就进去了。

店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胖胖的,热情好客。

从我一进门,嘴就没闲着,

“天挺好哈,过来想选点啥”

“这几箱水果都是昨天新上的,可新鲜了”

一句一句跟我的唠着家常。

我要了二斤橘子,准备扫码付款。

她一边拿着包装袋给我装水果,一边拿过来一个二维码,说:

这个是我的水果群,都是熟门熟院的老顾客,有啥货第一时间能通知,还能优惠价”

看我愣了一下,她笑着说:

“没事,想加加,不想加就不加”

我还是加了,算是给之前愉快交流的回应,不过,多少带了点应付。

她笑了笑说

嗯嗯,行,回头设置个消息免打扰,爱看的时候再看

之后,没怎么关注过那个群。

在我的微信里,群头像就是店主本人大头照,群名和店名一样……店主的名字,后面加三个字,水果店。

群头像右上角一直都有一个红点,显示这个群有很多未读信息。

每天都有,每天都有。

偶尔几次,点开,看见里面有新进水果的小视频,也有群里优惠价,也有很多买家下单钱的咨询。

好不热闹,有时候觉得这么小的微信群竟然这么多人挤着围观一个小小的店,真是热闹。

后来偶尔下过几次单子,超过五十元,就可以送货到家了,当天到。

很方便,也不出奇。

不过就在这不到两年时间里,对面街的生鲜超市,人越来越少了。

一天,门口贴出来红字通知,说可以办理会员卡的退费。

而这家小店,在过节的时候,赶着生意好,又添了货,刀鱼,大虾。

前几个月,店主在群里说,她帮着一个卖蔬菜的朋友卖点蔬菜,可以送货,不过需要一起下单买水果。

蔬菜价格拉出来,比大超市便宜。

群里人一阵欢呼。

店主说,这个是对方给的底价,本来是让她加点,也赚点

但她说,不加了,跟水果一起下单就行。

就这样,蔬菜水果一起都卖了。

再后来,疫情来了,很多很多商店都关门了,她的店一天都没关。一直在走货。

后来不经意知道,店主就一个人,带着个上初中的女儿,老公前年去世了,心梗,走的很突然。

当时很多人还赊账,她还在群里喊了句,现在急需要钱,赊账的尽可能还钱。

现在她一个人,撑着一个店,带着女儿坚强的活着,靠着这个店养活着自己和女儿。

所以店做的格外用心,格外努力。

忽然理解了,我第一次去她店,遇到她的热情。

正因为这份热情才加了微信群,才有了后来。

有几次看她朋友圈,很隐晦的抱怨了对街那个生鲜超市挤兑她,用了不太体面的方式。

而她的店,逛的人很少,进店门的人基本都是直接拿货的人。

之前都在群里打好招呼了,付完款了。

现在想想,她的小店能熬过传统的大店,背后除了努力,还有很多原因:

一 找准定位。蔬菜水果都是过日子离不开的东西,有市场,而她有靠谱的渠道。

二 拉微信群。超过400人,本市的生意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微信付款,省时省力。

三 提供优质服务。送货上门,水果蔬菜检查无瑕疵。

所以,能扛得住风险起伏,能在变化到来时,安然无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