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被压制在地,妈妈哭诉,男孩未来何去何从?
妈妈的哭诉
子鹏妈妈顶着烈日来访。满头大汗,水也来不及喝一口就泣不成声。
还原一下整件事:
早年子鹏妈妈离异,独自一人扶养子鹏。自己舍不得吃穿,也要给子鹏最好的教育。子鹏在妈妈的呵护下长的一表人才,转眼该上高一了。
妈妈细细筛选学校后,子鹏如愿上了邻近城市的一所重点高中住读。
事情发生在今早,子鹏妈妈接到儿子电话,说是被老师压到地上打了。
得到消息的子鹏妈妈瞬间就觉得天塌下来了,心急火燎的泪奔前往。
到了学校,看到子鹏无恙,悬着的心也落下一半。
校领导全程参与,紧跟着就是老师道歉。这才了解到整个过程。
几天前,教导处主任就发现个别班级纪律涣散,当天就提出批评要求整顿。然而就在今天早上巡查时,再次遇见该类问题。并着重对子鹏所在班级提出了批评。
受到批评的班主任,开始清查。于是,班长指认捣乱的人是子鹏。
子鹏属惯犯,屡教不改。班主任也很生气,让子鹏到教室外面去罚站反省。
然而子鹏不服气班长告发他,拒绝出去。班主任上前去拉子鹏,就这样推搡之间,两人都摔到地上。而此时的班主任正好压在子鹏身上。
子鹏异常愤怒,大吼:“你要干嘛?”
班主任看到子鹏这架势,意识到自己方法欠妥。所以看到子鹏妈妈就立即道歉了。
整个经过其实很简单。到这儿,应该算是了结了。但是子鹏不依不饶,要求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给他道歉。
子鹏的诉求,校方和老师都不予以采纳。子鹏妈妈觉得儿子受了委屈,应该按子鹏说的办。
事情就这样僵持下来,最后校方给出处理意见,老师并无过错,且已对此事道歉。子鹏如对处理意见不满意可以选择离校或转校。
就这样,子鹏妈妈一气之下带着子鹏离校回家了。
家倒是回了,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现在子鹏还在家生气,一直坚持老师当着全班道歉。学校和老师又拒不接受,难道真的要转校?这下可愁到了子鹏妈妈。
我问子鹏妈妈:这么一件小事,闹这么大的动静,你觉得问题点在哪?
子鹏妈妈找到的问题点是学校老师和班长。于校方,当着全班道个歉,有什么大不了的?于班长,不告发子鹏就没这出事,真是多事,指不定就是因为子鹏长的太帅惹的祸。
我说:子鹏成绩挺好的,如果班上有同学老捣乱影响到他学习,你会怎么办呢?
子鹏妈妈义正言辞说:这哪能呢?这个学校很好,大家都是指着奔个好前程去的。
我默默看了她一眼,说然后呢?
子鹏妈妈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老师、坏老师
社会上有很多规则,规则其实就是为违反规则的人制定的。
老师的严格管理,只是对于违规违纪的学生而言。作为一个遵守规则又自律的学生,老师是否严格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严格可能会带有一定的惩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奖惩的规则是无效的规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疑释惑,管教学生也尤为重要。学生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在心智、行为、对事物的判断等等都还不成熟,这就需要老师的管教。老师管学生,也是一种教育,管得严是对工作的负责任。
教师这个职业,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良心活。
管教学生就是在凭良心做事,除了学业上的严格要求,更是要引导孩子的人格发展,培养其自律性和责任感。
只要孩子真正学到了知识,养成了良好德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感恩老师的严格要求,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现在很多家长都以一种挑剔的态度来对待老师这个职业。他们认为交了钱,孩子交给老师,老师就必须把他培育成材。
不能打,不能骂,还要争取考北大。
天底下能有这样的好事?
所以搞得现在的老师都有着一个共识,绝不会体罚学生。
这也造就了一大批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低下的另类学霸。
我反而觉得适当的体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体罚对于学生的约束,如同法律对社会的约束。
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这两句话绝不是糟粕。
尤其对初中以上的孩子,正是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刻,他们基本拥有了完善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社会的认知度也开始逐步加深,但自控能力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我儿子小树就说他的班上有这样一件物品:戒尺。
“戒”,警戒,惩戒;
“尺”,尺度,标尺,标准。
这些正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小树和班上不少同学都尝到过戒尺的滋味。打在手臂上,有时候会又红又肿。为此不少家长提意见,我当时就此事专门和老师沟通过。我支持适度体罚,要不孩子不长记性。
其实不少名人也都尝过戒尺的滋味。
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就是一个博学又极其严厉的人。在他的三味书屋里,不但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虽不常用,却起到了极大的约束和警示作用。
没有了约束力的教育,一定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孩子的未来何去何从?
子鹏妈妈听到我的分析连连点头:静姐,是我狭隘了。
我太宝贝子鹏了,在这份爱中我忽略了很多。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犯错,老师打我手板心。我哭着回去告状,结果我爸还买了水果去看望老师。当时我爸就说:咱遇到好老师了。爸爸不怕老师批评你,就怕老师不管你。
谢谢静姐,我这就回去。好好和子鹏把这件事情说透说清楚。包括我怪罪班长这件事情,我也会认真反省。
捋顺了我就和子鹏一块儿返校,去找老师真诚道歉。
走出两步的她又回头对我说:我也带上一个特殊的礼物,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戒尺重新交还给老师。让他们教会孩子们,什么是规矩,什么是方圆,什么是临渊,什么是底线
不经历风雨,又何以见彩虹?
我相信子鹏有这样的妈妈一定未来可期!
今日的阳光火辣辣,我想足以还给老师一个清白。
堂堂正正的站直了育人,而不是被裹挟着跪着授课。
原 文 出 自 公 号: 静 姐 镜 说
(jingjing-thinker) 欢迎关注,里面有全部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