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去
过年回去,在家待的时间,一共不到五天。其实即使再多待几天,可能仍然会有那种感觉:过的太快了。但是,如果是正常的五天假期,不在家过,可能又会是不同的感觉。即使也是快,但是那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却不一样。因为,家里有亲人,可以让我们迅速脱去社会化的外衣,不再计较工作、社交、赚钱、身材等等事情,安心做个一百多斤的孩子。有时候,很需要回到一个无所顾忌的孩子状态,前提是,有这样的环境给你。过年,恰好就是一个举国赋予的机会,让大家都能放下工作,安心的、肆无忌惮的,做个吃喝拉撒睡的孩子。
过年回去,村里继续发生着普通农村都在发生的变化。大家纷纷衣锦还乡,展示着自己最好最绚烂的一面。外地牌照的车从全国各地被开回来,以至于,村里的公路设施连年都跟不上。村里的公路,每年回去都在修,更搞笑的是,今年回去的时候,公路修了一半,你看到的是,一半是水泥,一半是泥巴。呐,就是这样。
于是,大家的车,经常都挤在那一半水泥路上,互不能让,哪怕是大过年的。这路,让人尴尬。似乎,我们当地的交通部门一直不相信,作为一个多年的贫困县贫困村,人们怎么都那么有钱买车。当然,路搞成这个样子,实际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只是豪车越来越多,房子也是越来越大。那房子大的,我过年去一个亲戚家玩,参观的时候,惊呆了,来自城里的我,实在是不敢想象,他们家的厨房,都要比我家的客厅大了。要知道,我家的客厅,在城里也不能算最小的。这还只是厨房啊。我们笑说,他家厨房可以请一个村里的人来吃饭了。更不用说整栋房子了。
村里一般人家,盖的房子都是俩层往上,并且,农村人喜欢在进门处,盖个大院子,全封闭,上面有玻璃窗的那种,据说又能晒太阳,又能保暖,还不遮光。随便一个房间,都大的,显得家具特别渺小,显得来参观的我们,也都特别渺小,我还不时的感到凉飕飕,因为空间太大。都是因为大,即使精装,你也几乎都感觉不到了。似乎,儿子辈,孙子辈,几代人的房间都已经准备好了,馋的我们这些自己的房间都挣不来的城市打拼者,咬牙切齿的。当然,除了大,剩下的,就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了。毕竟,村里人的观念,实用最重要,以至于我问为什么不挂点壁画什么的,都被反问,那有什么用。
当然,除了大,还有多。农村真的是物质极大的丰富了。简直是物质爆发了。去亲戚家拜年,吃饭的时候,哪一家都把桌子上摆的层层叠叠,满满当当,而且都是主家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在辛苦中,释放了我们彼此的情感。然而,我也不得不说,除了一开始俩餐饭吃的很饱很痛快之外,剩下的几天,都有点食不知味了。相反,城里人聚餐时的饭菜,数量少很多,也精致的多。有荤有素,有热有凉。不过,也可能主要原因在于,村里聚餐人比较多,加上不断的挨家挨户吃喝,自然嘴巴对味道的阈值就升高了很多。
但是,我确实感觉到,村里还处于大和多的阶段,先填满物质需求再说,至于房子怎么装的更精致,饭菜怎么做的更可口健康,如何满足人的更精细的需要,而不是跟随面子和习俗的脚步,实在是不如城里人做得好。我的一个感觉是,城里人的生活对人的需求满足更精细化一些。这一点上来说,农村正变得更大更快,堆积起了太多的欲望资源,却没有好好的真正享受起来。
这一点,与我们以往对于乡村的感觉很不一样。农村的山野环境,和农村的大发展,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割裂。实际上,城里人所追寻的,也不是乡村的这种大和多,而是传统乡村的那种慢。城里人其实,已经走到了农村人的前面,我们的乡村,必然也会经历一遍暴发户再到精细生活的过程。这应该就是人的需求该有的阶段。
当然,还有,一群人扎堆在一起的热闹。村里人喜欢热闹,人多,互相取暖,气氛就起来了。并且,我们那边(中部的山区),亲戚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要么打牌,要么聊天。聊天,自然还是会聊到各家的收入,以及孩子们的婚恋与工作情况。大家似乎都默认了关心彼此应该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你在哪工作啊?每个月拿多少钱啊?”。这前一个问题还算合适,后一个问题就显得有点过度窥探了,尤其是面对不那么亲近的亲戚朋友的时候,大家习惯抱团,却没有意识到对每个人的隐私的尊重。甚至,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哪些东西算是个人的隐私。所以,无形当中,就会导致各种比较。各种比较之下的得意、或者郁闷、忧愁便滋生出来。
农村里,大家仍然还没有太意识到个体化的重要性,这也体现在每次走亲戚,作为孩子们,只有被点评的份,自家父母负责批评,其他亲戚负责谆谆教导或者表面的赞扬,孩子们真正的想法与感受,并不能被注意到。所以,比较无聊的,往往都是孩子们。这也和代际之间的代沟扩大有关,很多观念的更新,生活的变化太快,导致新旧之间的矛盾扩大。
另外,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今年回去,奶奶已经81了,不再像过去那样精神矍铄,到处张罗了。而这种变化,前后只一年时间,一次大病,确实像一次风暴一样,击倒了他,似乎抽走了他的精气神。他变得沉默寡言,听力也不好了,更多时间都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变化让人感伤,却又有些无能为力。实际上,像奶奶这样的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而他们的生活,随着农村人员凋零而愈发的孤独。即使和我们这些后辈们呆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也是那么的孤独无依,我们的谈话,我们的生活,他们越来越搞不懂了。
回到乡村,彼此几代人之间,隔了许多东西:手机、面子、房和车,还有婚恋与生儿育女。
不知道是我们太快,还是他们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