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五项规定落实系列⑫:防止本末倒置把课改、双减形式、手段、载体

2021-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红顺

双减五项规定落实系列⑫:防止本末倒置把课改、双减形式、手段、载体、方法当成改革结果目标!

首先了解一下目标置换效应。

百度对目标置换效应是这样描述的: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对于工作如何完成的关切,致使渐渐地让方法、技巧、程序的问题占据了一个人的心思,反而忘了整个目标的追求。换言之,“工作如何完成”逐渐代替了“工作完成了没有”。有人打了个比方来说明,为了砸碎一个石块,要去找一把合适的铁锤,如果我们找着找着,找到铁锤就成了我们的目的,却把砸石块忘在了一边,这就是出现了“目标置换效应”

目标置换在一些地方、学校课改推进过程中经常出现。

小组学习、高效课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共同体学习等都是课改形式、课改载体,课改最终是为了实现课改目标:培养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千万不能把课改手段、形式、载体当成课改目标。

同样,当前双减推进也出现了目标置换效应

限制作业时长、减少考试次数、考评实行等级制,这些都是形式、手段,属过程中目标,减负提质是本质,旨在实现五育融合共生,促进核心素心落地;让孩子们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人生。有些地方、学校在减负推进过程中忙着忙着就迷失减负意义、本质,出现佛系教师、躺平教师,出现质量下滑,进而错把手段、形式、方法、载体当成了双减目的。

结论:科学理性对待课改、双减,不把课改、双减形式、载体、手段、方法当成改革终极目标,始终关注改革目的、结果,让课改、双减行稳致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