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读史历史有意思

第24篇 关龙逢

2018-11-24  本文已影响1人  简东骑行

关龙逢,夏朝最后两位夏王的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相,因为进谏忠言而被夏桀所杀。

关龙逢对夏桀的进谏是这么说:作为人君,尧谦恭待人,对人臣要互相敬信,要爱护人才,这样天下才能安定,像你这样,赶走自己宗族,辱没自己的旧臣,轻忠臣,近小人,丢弃礼义,用财无度,杀人无数,老百姓肯定想让你早点灭亡。

关龙逢还献黄图,借图表示形势危急,有亡国的可能。而每次进谏都是夏桀在寻欢作乐之时,使得桀极其不耐烦,最后杀之而快。

古代帝王的奢华淫乱,超乎你的想象,华丽的宫殿楼台,酒池肉林。但是又有几个人臣能对帝王的生活指手画脚呢,进谏,通常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自古以来,王权帝位的相争,可以使兄弟父子等互相残害,之所以对权力如何向往,不就是可以在登上那个位置后,为所欲为。与打江山时不同,在守江山或者帝王后代时期,臣子更应该识时务。

关龙逢作为一个忠臣,应该了解夏桀的脾性,虽然是为民请命,但其实对夏桀的进谏与不进谏都不能改变其昏庸无道,专横残暴的性格。

所谓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君而伺。关龙逢更应该学伊尹那样,意识到夏桀必将亡国,而投奔商汤,才能发挥其才能。

夏桀杀害了关龙逢后,更加肆无忌惮,杀鸡儆猴,还有谁敢走关老的老路。当夏桀猖狂到极点了,造反是必然发生的,而且各路诸侯都可以打着顺应民意,替天行道。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商汤就是这么一个人,从夏桀的残暴失民心开始,商汤却在施仁政,争取民心,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民心所向,夏桀的军队不堪一击,一交战便彻底溃败,夏朝就此灭亡,被商汤取而代之。

第24篇 关龙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