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阶梯:为什么打卡学习经常失效?

2023-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子玉stepup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兴起了一股打卡风:早起打卡、健身打卡、阅读打卡、学习打卡等等,只要是想得到的领域,都能找到打卡阵营。

打卡这种方式有其吸引力,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日拱一卒,既能看到努力的轨迹,又能增强行动的信心,似乎只要一天不落地打卡,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只要用心观察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那些在朋友圈分享打卡页面的朋友,要么没过几天就销声匿迹了,要么坚持打卡打完了,最终也没有看到有什么具体的收获或改变。如果你也曾经是打卡大军的一员,想必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有说服力。

为什么打卡看似科学可行,却没有想象中的有效呢?

打卡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暗藏玄机,很容易导致我们陷入以下两个误区而不自知。

第一,动机转移,动力扭曲

我们一开始会参与打卡活动,大都是出于学习成长本身,我们想要早起,享受早晨的美好时光,我们想要锻炼,拥有美好的身材,我们想要养成阅读习惯,博闻强识,独立思考,只要想到我们可能发生的好的改变,我们就信心满满。

这个时候,打卡对我们来说,更像是锦上添花,是我们成长的轨迹记录,凭借着一开始的热情,我们可以乐此不疲地打卡一段时间,可能是一周或者半个月。

但是,我们低估了改变的难度和需要的时间精力付出,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的热情和动机难免会减退,学习成长的难度又逐渐加大,我们不得不调用意志力去支撑,但是撑不下去了怎么办呢?

放弃吗?不行,之前的打卡活动已经昭告天下,就此放弃岂不是很没有面子?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开启了自我保护模式“学习很难,打卡不难啊,只要完成打卡,不就代表任务已经完成了吗?”

于是,我们就信了这套解释逻辑,当早晨五点的闹钟一响,我们就睁开眼睛在早睡早起群里打个卡,之后继续睡觉;翻开书大致一看,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就结束了今天的阅读任务。

此时,我们的动机已经不是学习成长本身,而是完成打卡任务了,换句话说,我们的动机由内在需求转移到了外在的形式上。

更有甚者,不仅学习动机转移了,学习目标也转移了,本是为了与外国人流利交谈而学英语的,但后来只是每天满足于机械的背20个单词并打勾,陷入为学而学的境地。

第二,认知闭合,效能降低。

单纯依赖打卡,不仅会转移行动的动机,还会降低行动的效能。这源自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机制,也就是认知闭合需求。

认知闭合需求,是指当人们面对一个模糊的问题时,就有给问题找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的欲望。比如,古代人不知道为什么会打雷下雨,这个问题就无法闭合,因此古人就用雷公、龙王来解释下雨的成因,虽然这些说法没有什么依据,但满足了人们的认知闭合需求。

这一概念扩展到行为上也是一样的:一件事若迟迟没有完成,心里就总是记挂着,期盼着早点结束;此事一旦完成,做这件事的动机就会立即趋向于零。

就打卡这件事而言,打卡活动自带任务心态,我们每打一次卡,都面临一次任务闭合需求,这在开始时并无大碍,但是动机一旦转移,我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每天要打卡记20个单词,如果今天时间来不及,为了完成打卡,我们会随便扫几遍,告诉自己学过了,先让任务闭合再说,否则任务没结束,我们心里会很难受。

反过来,如果今天时间充裕,我们一早就完成了记20个单词的任务,打卡一结束,任务就闭合了,之后,我们的学习动机就衰减为零,就不会去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这就是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所以抱着打卡这一任务心态去学习,很少会有强烈的主动性,毕竟在任务心态的驱使下,我们关注的是完成情况,对任务本身没有更大的热情。

除此之外,任务心态的弊端还在于阻碍学习成长时身心合一的专注状态,加剧我们对学习的厌恶感。

试想,如果我们在跑步时总想着还剩多长时间可以结束,在读书时总想着还剩多少页就可以完成,那我们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跑步和读书这件事本身,享受跑步的畅快感和阅读的乐趣呢?

如何走出打卡的误区,有效学习成长

既然,单纯打卡容易走入动机转移、效能降低、影响专注的误区而不自知,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这些误区,让打卡帮助我们有效学习成长呢?有两个方法可供参考:

首先,坚定学习动机,用记录代替打卡。

把记录作为学习的附属品,每次学习后只做行动记录,不做打卡展示。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既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也便于每周复盘。

我们可能会觉得记录和打卡看不出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微妙的不同的。

以阅读为例,我们计划五天看完一本200页的书,每天看40页,如果是打卡的方式,那么如果我们其中某一天或某两天没有看完计划的40页,我们就会很不舒服,很可能迅速翻完当天的40页,打完卡了事,也很可能就此放弃打卡计划。

如果是记录的方式,我们如果没有看完当天的40页,只看了10页或者20页,甚至一个字也没看,我们也完全可以如实记录当天看的具体页数,并可以对阅读计划和进度做以适当调整。

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用记录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活动本身,避开学习动机转移的陷阱。

其次,规避认知闭合,在任务设置时,设下限,不设上限。

我们以背单词为例,每天背20个单词,这就是任务的上限,完成这个任务多半不容易,那么任务一完成,我们就会松一口气,心想:终于完成了。任务完成后就闭合了,之后,我们的学习动机就衰减为零。

如果,我们把任务调整为每天背5个单词,这是一个很容易完成的下限,这样,我们完成目标就毫无负担,且完成目标时刚好进入学习状态,精力旺盛,就愿意顺着惯性继续学下去,此后多学一个单词都是额外收获,身心容易沉浸,不会再被任务心态干扰。

这种策略的智慧之处在于规避了认知闭合需求,只要觉得有意思,我们就可以一直学下去,直到觉得有点吃力再停止。由于没有设置具体的上限,比起打卡模式,这种策略的能动性要强很多,而且这种能动性还是可以持续的。

《微习惯》一书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就是从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读一页书、每天只写50个字开始,养成了运动、阅读等好习惯,还写出了自己的书,他称这种方法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如果你也蠢蠢欲动,想去验证一下不可能失败的效果,那就开始行动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