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鸿《清醒地耕耘在散文的园地里》有感
【原创作者】|云仙子
今天,有幸读到朱鸿的性灵小品文《清醒地耕耘在散文的园地里》,该文仅780余字,篇幅短小精悍,叙述脉络清晰,语言简意赅,风格质朴生动,内容丰富而深邃,是一篇关于浅议散文方面难得的美文佳作。读后受益匪浅,感悟良多。
著名作家朱鸿,是陕西师大文学院教授、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省写作协会副会长,首届冰心散文奖和第二届老舍散文奖获得者,也是散文方面的大家。
他认为:“散文创作,在艺术的发展上始终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继承,二是借鉴。”
我国散文的发展历程渊源流长,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如《论语》、《孟子》、《庄子》、《左传》等;两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到唐宋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如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明代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清代散文,以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到了近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文学样式。散文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如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
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流逝,散文在分类和领域的拓展等方面也随之而变,其内涵也更加丰富。
朱鸿认为:“在中国散文这个汪洋的大海里,继承是必要的,但是必须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一概地全部继承,这样势必会迷失在散文的这个园地里。如果一味地继承,不加以创新和借鉴,同样也容易迷失方向。”
朱鸿说“散文应该是一种用以欣赏的文学艺术,是表现人性的。”而我们平时写的散文,虽然也显示了文学艺术的技巧,甚至有一些方面的表现,但是绕开了关于对人性的探讨,所以不是散文。而现代散文则是讲究情调的日常叙述,当代散文则表现为反映生活或反映所谓的文化,而不像古代散文表现为伐谋、载道或者应用。
散文可以分为小品、随笔和纪事。凡在此三种形式之间模糊存在的,都是普通文章,不是散文。散文在艺术上的攀登,脱离了对形式的严格要求将不成。
朱鸿认为:“散文与其它文体一样,都需要借鉴,借鉴外国散文,尤其是西方散文。西方散文自古希腊和古罗马以来,便以研究并表现人性为重,这得以使散文与小说、诗歌和戏剧并立而行。而且在表现人性方面颇具审美趣味。”
在朱鸿先生看来,中国散文喜欢感叹,喜欢描摹生活,并以能惟妙惟肖地描摹为优胜,而西方散文则以习惯于思想,便趋向深刻。
从这段话来看,读之,有茅塞顿开之感。朱鸿先生可能说到了许多写散文作者的痛处,同样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警示。比如我写散文的时候,总喜欢端个架子,写一些不痛不痒,不接地气的话。通篇言之无物,充斥着假大空。尤其是在结尾,总喜欢感叹、歌咏,无病呻吟,无情可叹也要硬着头皮去感叹一番,好像不这样写就无法结尾一样。
在我看来,写散文就是要揭示一些或者表现一些人性的东西,写出深刻的思想和内涵来,而不仅仅是对日常生活进行表面的描述,及对自我情趣或碎碎念的描摹状物。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养成关注生活,关心底层小人物的良好习惯。有一颗火热而博爱的心,一定要多关注我们这个时代,随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写出具有平民意识和悲悯情怀的文字。
我喜欢阅读哲理散文,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感悟作者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例如:尼采的《我的灵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被人们奉为文学经典,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均收录,为当代中学生最喜爱的篇目之一。韩少功曾评价《我与地坛》说:“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如此高度评价,实至名归。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饱含着自己对生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深度思考和种种感悟,把自然、社会、人生等多方面进行了有机地融合,对亲情的深情讴歌,赋予了这篇文章更加丰富的人性和内涵,表现了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还有,散文的语言,需要向中国古汉语学习,采撷它,化用它,以改变目前散文语言的粗糙、干枯和贫乏。
清醒地耕耘在散文的园地里,也许会避免把散文写成仅含散文元素的普通文章吧!
朱鸿先生的这篇文章振聋发聩,犹如及时雨,一语点醒梦中人。读后令人醍醐灌顶,如沐春风,心潮澎湃。由此反思自己的文章,倍感汗颜,惴惴不安。以后作文,理应不断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散文精品,勤于思考,汲取精髓,清醒地耕耘在散文的园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