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农村小伙记事录
本人出生在村子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好多人认为90后是养尊处优的一代从小没吃过苦,其实这种印象是片面的。农村出生的90后大多数小时候都是有下地干活的人生经历的,当然也有家里地少或者父母不靠务农为生的就没有下地干活的经历啦但是就算这样他们对农活也是了解的,肯定也偶尔做过农活的。但是我们这些父母靠务农为主业的家庭中的孩子从小会跑会跳时就会跟着父母下地帮忙干活了,干多干少也是在地里经历过童年的。
我是那种从小需要下地干活的,虽然经常偷懒,经常找各种理由不去下地但是总有好多时候躲避不了去干农活。所以我小时候特别羡慕家里地少或者父母做生意家里不种地的小伙伴,因为他们不用下地干活可以天天在家玩,那是我小时候特别向往的生活,特别向往。
我家乡的主要农作物是棉花,棉花这种农作物从下种到采收中间要经过好多遍的劳动才能收获,属于密集型劳动农作物。在这里我详细介绍下棉花都需要做哪些“照顾”才能收获经济果实吧。播种后过几天种子长出地面后要及时发现地里哪里有种子没发芽长出的空白地带,因为是机器播种所以难免因为些小故障导致播种不均,这些由于播种不均造成的空白地带就需要及时在手工播种不然造成土地浪费是农民最心疼的事了,这个过程叫补苗。补苗完成后过几天等棉花苗长高些叶子顶到覆盖在棉花上的薄膜时要及时将苗放出来,不然棉花苗会被太阳晒死,这个过程叫放风。等放完风后就要开始除草工作了,地里总是会长满杂草如果不时时定期清理的话,在棉花的幼苗期如果不清理杂草很容易造成发育不良的,这是除草工作。这个期间要经过好几便得除草工作,直到棉花长到半人高时,棉花已经能自己傲视脚下的杂草时,这是就该进行下一个工作了-打杈,就是把棉花长出的那些没有长花蕾的分枝去掉,这个工序很重要,直接影响了棉花的产量。然后等到棉花长到多半人高时就要给棉花掐芯了,这是生物学中的去顶效应,掐芯后棉花就不再长高了反而是向横向发展,这样有利于高产。到这时农民伯伯又要开始一遍遍的打农药了,打农药主要是为了除害虫,有时也会打叶面肥给棉花补充营养,打药是非常辛苦的农活,我做过几次,真的很辛苦,背着四五十斤的药筒,还有刺鼻的农药味,夏天还那么炎热,背着药筒在地里走一圈就像死了一回一样。这种辛苦你们城里的懒鬼是体会不到的,哈哈。等到棉花成熟结棉花桃时还要摘桃,因为夏天雨水多的原因,棉花结的桃会因为长时间见不到阳光变黑,这样的棉花桃是不能正常开出柔软蓬松的棉花的,所以需要我们摘下来在太阳底下晒干再手工剥开,这样的棉花是一瓣一瓣的,卖不上好价钱。过短时间后等雨水少后大多数的棉花桃就会开成白花花的棉花了,这才是农民辛苦一年的收成。之后的采摘工作也很辛苦,我就不介绍了,农民一年中唯一带着丰收的喜悦做的农活就是摘棉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