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心理灵性觉醒

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2022-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郭峰麟

作者:郭峰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有一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只是表面的知道一些道理,根本不知道事情的本质,就不能真正去实际的行动,不去实践等于不知道;只有当你真正的了悟事物的核心本质,才会付诸于行动以及结果。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上师,在他书中,写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个堪布(即方丈),他很博学,通晓仪轨与经文,并且精勤持戒,对自己的学识渊博与戒律清净非常骄傲。

在同一个寺庙里,有位当地的尼师(即尼姑),没有名气,也不博学,她每天就在寺庙里勤劳地清洗供杯,并准备供佛的酥油灯。

这些都是寺庙里琐碎的杂事,没什么人愿意做。随着时光流逝,这位尼师因为健康问题往生(即离世)了。

她走得非常优雅,非常自在。过了一段时间,那位堪布遭遇车祸而折断了脖子,他没有往生,但已非常接近死亡。

这时,他很恐惧,因为佛法从未进入他的心灵深处;他也很慌乱,他的行为像是不想死却又感到死亡即将来临的普通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那一刻,我忽然发现,他所有关于无常和死亡的知识都只停留在理智上。更为难堪的是,他努力隐藏自己的恐惧,因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还是虚伪,还是想要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很在意。

从这个真实故事中,却看到了另一个事实 ,一个人如果不能“知行合一”,不论他是多么的精通佛法,最终,他的修行也不过是场假修行。

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

关于“知行合一”我读过很多版本王阳明的心学书,也看过王阳明电视剧,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下面是我对知行合一的感悟,知行合一的知是“觉知”良知,人们的认知是“脑知”。

第一层:知行合一。这个知是“知识”的知,很多人到处学习,但都是停留头脑中知道的层面,并没有亲身力行的去实践,满脑子装满了知识,说的天花乱坠,生活依然过的很困顿。

第二层,知行合一。这个知是“知行”的知,这类人已经开始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途径,不断的尝试,和修正,累积出自己的感悟,不管事业还是个人成长都从中获益了。

第三层,知行合一。这个知是“觉知”的知,不光学习理论和实践,还有就是在做事的时候加入了觉知,觉知让良知展现,佛家讲:观照的意思,这个需要长期的学习、实践、感悟,结合才能或获得结果,也就是最高境界的知行合一。

我是从第一层慢慢过渡走过来的,刚开始进入学习体系是我进入一家培训公司,踏入社会的第一位老师杨涛鸣老师。因为是培训的原因会接触大量的书籍和学习机会先从看书和听演讲视频开始。

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性,每个人的理解范围都不会超越自己的认知,这个认知便是自己的人生。所以就会有不同年龄段,即使看同样的书,听同样的话,得到的感悟确实不同,这即是亲身经历的不同,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去否定过去的自己。

经历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看,得到的理念却不一,这是为什么呢?核心就是他的人生经历。人因为经历不同,观念自然也不同,做事的结果就更不同,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历经越多,和自我反省的人,心越是沉稳、平静、果断。

当一个不断的实践和经历的人,他才能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眼界、格局,俯身一览众山小,这时再去读书感悟就会很深刻,感觉有点像在读自己。佛家讲:明心见性,悟后起修。

阳明先生说: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反省自我,要多在“觉知良知”上下功夫,做自己的主人,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去付出,去担当,做自己的主人就是要做到“自律”。

觉知,对我的帮助是巨大的,觉知升起时我们的心是“平静”的,这样能更好的去行,看着自己在做事,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

思维本身是有上限的,也就是认知局限,超出自己的局限就会怀疑,否定,还有一种人他可以去怀疑,但是他也会去尝试,我就是后者。

做事用觉知“代替”思考,需要思维时也很自然的切换,这样搭配会打破局限性,更好的敞开自己到达圆满,有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知行合一,才能到达“天人合一”,这时人的感觉、灵感都非常灵敏,也就是“下载”更高维度的智慧为自己所用,以最有效,最轻松的方式去完成手里的事情。

王阳明的“致良知四句教”总结了他一生的学问和悟道见性的境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是我们“本体”最初的样子。有善有恶,是我们的“意念”所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反省觉察。为善去恶,去恶留下“真善美”的本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