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点赞汇总理事会·成员推文内审通道理事会·推荐社区好文(活动暂停)

中国的脊梁 ——读《中国蘑菇云》有感

2024-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爱兔子的老鼠

        自幼以来,关于“两弹一星”的人和事林林总总或听或看了不少,但大多是碎片化的,没有连续系统的了解。近日,翻阅了《中国蘑菇云》一书,总算对那段神秘而又热辣滚烫的历史有所了解,对其中的人和事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奋战在“两弹一星”各条战线上的科学家群体。可以说,新中国是幸运的,因为有了这么一群可爱的科学家,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钱学森为了回国被美国剥夺了五年人身自由,服务祖国的初衷不改,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满意是对我的最高奖赏”。关于钱老的事迹,大家了解的较多,就不再赘述。……

        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将约里奥·居里赠送的发射性元素带回国,领导团结了全国核物理学界,为我国核科学研究培养了一大批梯队衔接的后备队伍。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邓稼先在一次空投试验事故调查中,为了得到第一手数据,亲临一线、身先士卒,遭受了一次致命辐射,然后始终坚持带病工作,并为我国杀手锏武器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建议,最终献出了年仅62岁的生命……

       朱光亚对研究方向的确定、技术路线的选择、试验方案的审核、科技力量的调度、工作进度安排等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多次在重大试验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了我国历次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订。还将所获奖金全部捐赠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

       程开甲在回答“不回国成就会更大”的疑问时,明确表示“我不回国或许成就更大,但决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和我的祖国联系在一起”,随后在西北试验基地隐姓埋名一干就是22年,塔爆方式的采用、地下试验的倡导和推动等,无不凝聚着他的心血……

       郭永怀毫不犹豫的拒绝为美国服兵役,辗转回国后马上参与力学所的工作,在承担繁重科研、行政任务的同时,担负着“铺路石子”的教学重任。是“两弹一星”工程中,唯一身跨两界,均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遗憾的是,1968年因乘坐的夜航飞机失事而牺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和警卫员紧紧相拥完好保护了重要的试验数据……

       彭桓武曾以“回国不需要理由”回应了央视记者的采访,是欧洲获得教授职位的第一位中国人。他被称为钱三强的“参谋长”,承担了大量组织计划性工作。他被称为“培养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带出了二十几个中科院院士。他为鞍钢解决了快速加热钢锭出现裂缝的难题,开创了新中国科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先例,被誉为“用理论物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第一人”。他淡泊名利,主动让出所长职务,将奖章归属集体,利用奖金设立专项基金,帮助了许多生活艰苦、罹患重病的科学家……

       王淦昌始终秉持“我愿以身许国”的初心,隐姓埋名17年,坚持实事求是,化解避免了许多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隐患苗头,年过花甲还身负氧气袋,四处奔波,顺利推进首次地下试验。在快速掌握地下试验关键技术、核电技术发展运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年近八旬时,和其他科学家联合向中央上报建议,对发展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尽力缩小我国与先进国家间的科技水平差距,解决国民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了解决之道……

       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工作各不相同,感人事迹各不相同,但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是在海外求学习得高新科技并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和地位,在祖国需要时毅然放弃优渥的待遇和生活条件,想尽办法回国;他们都有吃苦耐劳、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亲力亲为的工作作风,他们在经受了不公对待后,仍然能够心无旁骛、毫无怨言的投身工作中;他们都是一心为公,顾全大局,绝对服从组织安排,放弃本专业领域可能的学术成果,隐姓埋名苦干、甘当幕后英雄,毫无保留培养年轻一代,甘为人梯、铺路石子;他们都讲科学、勇担当,能在重大决策中,力排众议、坚持真理,在国家十分艰难的时代,大大缩短了发展进程、节约了大量开支、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投入和损失,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科研路子,创造了让世人震惊的中国速度;他们都坚持紧盯前沿科技的发展,前瞻性的为中央谋划部署科技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真知灼见,确保我国能够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中不断缩小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跟跑到并跑,直至领跑。他们无愧于“中国的脊梁”!

        请国人们永远记住,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年富力强的他们,王淦昌41岁,郭永怀40岁,彭恒武34岁,程开甲31岁,陈能宽26岁,朱光亚、邓稼先仅25岁。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他们也都没有超过60岁。有人说,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

       1999年9月,国家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我们也不能忘记,参加该项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绝不仅仅是23人,他们何止成百上千,他们是一个战斗集体,23人也仅仅是他们的代表。

       阅读这本书的这些日子里,他们的故事始终在我脑中萦绕,心情难以平复,想说的话千言万语,可又不知如何表达,最后摘选1999年国家表彰决定中的一些字句,作为结尾,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憧憬、缅怀和感激之情。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大力协作、无私奉献,勇于攀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队伍,为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各个领域,……体现出来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中国的脊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