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传播学

《腾讯传》——学着做一个有实力的幸运儿

2019-04-28  本文已影响16人  17肖宇琪
《腾讯传》——学着做一个有实力的幸运儿

在这三周,我读完了《腾讯传》中关于腾讯前中期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一个企业的强大生命力与创造力。

《腾讯传》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吴晓波,他对此书的贡献除了从没有记录习惯的腾讯企业各层级员工的手中还原了整个腾讯发展史之外,其透视力和大局观,有如上帝视角般让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腾讯发展之中的机遇、运气、挫折,使得该传记颇具名家风格,令读者十分喜爱、感触颇深,也能够将其中的现象和道理很好地与自身生活结合起来。

腾讯,是一个伴随着90后成长的企业,特别是对于98后、99后来说,几乎能说是与腾讯同岁,被腾讯包围。读过这本书能明显感觉到的是,我在不同年纪对腾讯的认知与《腾讯传》中的记录总是十分吻合的。例如小学时期的短信QQ与按键机版QQ、QQ农场、QQ秀,初中时国际版、ipad版、青春版等多个版本的QQ以及QQ飞车、QQ堂等小型游戏,到之后高中大学阶段LOL、王者荣耀、刺激战场等各类腾讯网游大火……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是没有其他企业的相似内容或其他新颖内容占据大众的视野,但大浪淘沙,最后胜出的竟然是如今已发展到能用“可怖”来形容的腾讯,让人不得不佩服。而看了《腾讯传》,我也对这个年轻却强大的企业有了更多了解。

腾讯在前中期发展的优秀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初创者的初心都很简单,完全是兴趣为主。最初他们创办初代QQ的理由,只是想追赶互联网的浪潮,安安稳稳地逐步前进,甚至到了QQ不断更新、加强服务器到了拥有百万用户的重要节点,才开始考虑盈利模式的问题——但事实证明这样的企业才能够走得长远,过于功利的企业总是会舍本逐末,忽视最重要的“用户体验”。

兴趣引导的作用在腾讯之后的发展中越来越明显,例如在网游行业低潮的情况下,他们最终确定“网游管理负责人必须自己了解游戏、热爱游戏”这样的选人标准,一步步走来才得以成就今天的“中国版steam”。同时,也是由于兴趣推动机制的存在,让腾讯得以收纳各个方面的人才,也在更多领域获得了成功。

其次必须谈到的是,腾讯确实是幸运的。在互联网的浪潮中,他们总是在遇到问题,也总是被推着走。不过说实在的,能够及时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也是腾讯能力过硬的表现。说实话,在局外人看来,腾讯的管理层是“被逼来的”,在初期最优秀的就是帮助险境中的腾讯逆转上市的首席战略投资官刘炽平。腾讯接盘能力无敌、招兵买马眼光毒辣、用人高效,都是他们多次脱险的法宝。除此之外,腾讯的关键决策和转型也是“被逼来的”。行业老话说,“在更多的时候,战略转型是激烈竞争的结果,而未必是事先成熟规划的产物。”其体现不止在于发展早期的移动门户矩阵体系是由于受到群起攻之而被迫形成,跨行业发展其实最初也是为了在互联网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初代产品QQ的稳定收入。

还有人说,“创新永远是遭遇的结果”,走投无路之举可能是“超前构想” 。这句话在腾讯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显著的体现。但其实,在这些真理之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潜在条件——能否抓住机遇,只在做与不做之间。而幸运的是,腾讯的高管和决策都足够优秀,所以能抓住了大多数腾飞的机会,令人不禁佩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注重“用户体验”是腾讯从始至终做得最成功的地方。从最初向各个用户询问使用感受的“马站长”,到经常向用户以Q币奖励形式发放问卷的整个腾讯更新机制,唯一不变的,就是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而这也是让使用者最满意的一点。最初为了实现手机离线消息及时查收而出现超级qq的短信消息服务、为了展示用户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第二面而出现的QQ秀与QQ空间、为了方便企业办公出现的TIM和企业微信、为了连接人们线上生活而出现的微信红包及移动支付……这些名利双收的成功服务,都是基于重视用户体验而成功的。反过来说,当用户受到了尊重,对企业试错的容忍度也会增加,更利于企业的自我迭代更新。

虽然腾讯的产业如今不断扩大,但在前中期最关键的还是QQ的发展,而关于QQ与MSN的争斗,也能在“用户体验”方面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MSN本土化的失败,主要在于调性太高。撇开公司权利不下放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不谈,MSN对用户的态度才是本土化的巨大阻碍。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他们竟把用户薪水、有无房车等作为问卷发放的标准,但精英知识分子又能在一个聊天软件上付出多少呢?虽然MSN在前期是通过这一群人获得了一定成功,但接下来直接将全球化目标提上日程未免操之过急。不注重用户体验、注意力过于分散,比起腾讯在迎合用户的过程中进行的服务器升级、服务功能增多等基于用户体验的改进,调性过高的MSN的确难以占领广大中国市场,甚至新发展都难以做到。

注重“用户体验”理应作为行业标准,但在中国的成效尤其显著。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市场巨大、机会太多,让本土企业的发展独具优势,腾讯多次利用用户优势后发超越竞争对手,也是基于对用户体验的重视。这同样提醒着我们广告人,在考虑相关行业问题的时候也应该把用户放在第一位,毕竟没人买账,再好的创意也是无用功。

说实在的,腾讯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举动和产品在刚出现时几乎会被关注它们的一大部分人否定,例如被骂作抄袭的英雄联盟以及王者荣耀、甚至初代QQ,但为什么反而是这些引起热烈讨论的事物获得了成功,让曾经说出否定的人选择“真香”?其实也是在于腾讯足够重视用户体验,在一片骂声中不仅坚守自我,同时听取人潮中的哪怕一点点的有效意见,最后通过不断优化实现产品的更新与成熟。

腾讯的风格是,“不盲目创新,不争第一”,而属于马化腾的沉稳又敢拼的特质,也奠定着腾讯多年来的调性。很多人都不知道,“社交网络”、“即时通信”、“互联网+”,这些已经为大众接受的词语,其实都是公认的腾讯创造的奇迹,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但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腾讯关于“赛马文化”的弊端、游戏产品的“上瘾性”、“局域网”的三宗罪也总是被人提起。这些说实在是无所谓对错,毕竟互联网也还是一个急速成长的环境,充满着机遇与挑战。

最后,虽然我十分佩服腾讯这一路走来赢得的成功,但我希望在这个开放平等的互联网时代,能再冲出一批更优秀的黑马与之抗衡。

我们这一代,也应该开始发力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