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爱心是基础,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惩戒我个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学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恶习还没有成性而莠草刚刚生根时,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适当的惩戒。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教育惩戒的背后是老师对学生真挚的关爱。就我个人来说,没有这个《规则》时,我也对学生实施过惩戒,或轻或重,自我感觉都多多少少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从来没有因为对学生实施惩戒而与学生、家长发生过冲突。反思起来,有两点感触较深:一、惩戒学生的出发点是爱和尊重,二、惩戒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沟通。
教育惩戒能不能被学生接受,能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效果,核心是这种惩戒是不是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学生和尊重学生是惩戒教育的前提。即便孩子犯了错,老师要惩戒,首要的仍然是爱和尊重。不是有规则了,老师就可以根据规则毫无顾忌的进行“惩戒”了,那样的教育是没有温度的,只有把“爱”和尊重做前提,惩戒才能达到效果。一个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再调皮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也是为什么上学时调皮的学生毕业后跟老师感情更深的原因,他明白老师对他的惩戒都是为了他好!如果不是这样,简单的照章惩戒,学生一定是“口服心不服”,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沟通在教育及教育惩戒中至关重要。这个沟通既有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也有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这个沟通其实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违纪学生,我们对他实施惩戒措施,让他明白这种惩戒是他应当承担的后果,明白承受惩戒也是一种成长,明白对他的惩戒老师并不忍心、不舍得……这样的惩戒是充满温暖的,也是能够直击心灵的。与家长的沟通也是这样,必须让家长明白,对孩子的惩戒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是建立在这个出发点上的惩戒,家长一般都会成为老师的“同盟军”。
班里的小雨就是一个调皮不省心的主儿,一个人把班里弄得“乌烟瘴气”,每天学生到办公室来告状的,都与他有关。他自己也知道很不受欢迎,但我并没有放弃他。每次犯错在惩戒他的同时,我总是给他谈心、写小纸条,告诉他老师对他的期望。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告诉他:“小雨虽然有许多不足,但我坚信你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人!无论什么时候,老师都不会抛弃你!”我也在第一时间和他的家长沟通,陈述孩子犯的错误,并向家长表达惩戒的目的。家长非常感激,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孩子并未因惩戒心灵受到伤害,虽然犯错仍然存在,但次数明显减少。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老师们说:“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如果孩子因为惩罚而常常受到恐惧、痛苦、羞辱的折磨,他内在的、天赋的自我教育力量就会渐渐衰弱。惩罚越多、越残酷,自我教育的力量就越小。
有了管教,方知敬畏。但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育手段,在我们的教育征途中,在惩戒学生时,别忘了爱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