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督教和基督徒以及基督旅行·在路上旅行•在路上•̀.́✧精选首推

圣堂寻踪(一):圣堂@香港

2017-10-29  本文已影响19人  看猫的书

Seek, and ye shall find, Ask, and it shall be given.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


圣玛加利大堂

位于跑马地地区一家罗马天主教教堂,1923年建成 前座为希腊式风格

百度之后,才得知香港经典电影《天若有情》曾于此堂前取景。


Christ the King Chapel

正值周天礼拜日,做完礼拜的信徒正陆续离开圣堂

离圣玛加利大堂不远处的另外一座天主教堂。书中介绍不多,也未能留意教堂的中文名字。回头再查时,奈何手头资料缺乏,看着官网上一览表的教堂名字更是一头雾水。

建筑气势宏伟,其地址却鲜为人知。手中拿着The Heritage:Hikers Guide to Hong Kong在教堂附近绕了好几圈。两位海外游客也在附近绕着圈子找路。拿着图片问我之后,我们三人便一同走去。真的是“Seek, and ye shall find”。

“Are you from Singapore?South Korea?”

“From mainland.”

圣堂一角树立的圣徒雕像

游客表示惊讶,也许在她们的头脑中,大陆的游客永远都扎堆在星光大道或者时代广场吧。


天主教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

圣堂前的小斜坡

香港植物园旁的一条小道正好通向坚道。不远处便是这建于1888年的天主教堂。

1941年,教堂被日军炮弹击中而遭受破坏;战后教堂展开紧急维修。

主教座堂是一座呈十字形的仿哥特式风格建筑,主要由砖石砌成,底部为花岗石平台,外有扶壁支撑。

当日,离圣堂不远,看到堂前用白色玫瑰组成的一口大钟。不好意思走进,站在斜对着的楼梯上,欣赏精美建筑的同时,也给新人送上一份陌生的祝福。


中华基督教礼贤会香港堂

德国礼贤差会于1847年来华传教,至1899年王谦如牧师及葛理察牧师在般咸道一房舍主持第一次主日崇拜,为立堂肇始。随着信众增多,教会向香港政府申请购地建堂;1914年,一座具有现代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的教堂于般咸道86号A落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礼贤会香港堂曾于1919至1927年年间被迫短暂脱离德国差会,交由英国委派的牧师暂时管理。日占时期,由于其德国背景,教堂遂能继续举行周日崇拜。

般咸道所指的礼贤会堂

正值信众做礼拜的周日,无法进入大堂内仔细观看。工作人员热心,提醒我半个小时之后再来,届时里面会有一小段休息时间,即可上去好好看看。但遗憾的是,我心里惦记着下一个需要探访的救恩堂,不得不提前离开了礼贤会香港堂。


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救恩堂

自瑞士巴色差会于1847年来华传教,有牧师于1852年在西营盘建立教会,并向客家人传道。1927年,教会自立并决定兴建一所哥特式复兴式教堂。教堂1932年落成,命名为“救恩堂”。

第三街的救恩堂

日占时期,教堂成为附近居民的避难所。二次世界大战后至80年代初,由于临近的客家人日减,教会转移以广府人为主要布道对象,而崇拜亦以客家话及粤语进行;八十年代中起,崇拜改为粤语进行。

都铎风格式的扁平拱内有三道以三叶饰和四叶饰点缀的木门

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

位于炮台里一号的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是本港现存少数法国外方传道会的战前建筑物之一,见证了天主教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传教的历史。

大楼于1917年由法国外方传道会兴建,用作教会在香港的司帐处。1941年香港沦陷前,大楼曾一度被政府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楼旋即被用作临时香港政府总部。其后,大楼于1953年由政府购入,自此曾先后用作教育司署的办事处、维多利亚地方法院、最高法院和政府新闻处的办事处。由1997年至今,大楼一直供香港终审法院使用。

门前有“终审法院”四个字

大楼以花岗石和红砖组成,属爱德华时期的新古典风格建筑。楼高三层,并设有地下室,西北隅建有一座圆顶小教堂。战后大楼虽经过多次改装,但楼内仍保留了很多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特色,例如底下大堂华丽美观的石柱、木楼梯、拱形天花和匀称的天井等,令大楼成为本地其中一间出类拔萃的历史建筑。


圣公会圣约翰座堂

从圣堂的后门拍去

属英早期及中期哥德式装饰风格的座堂于1849年开放,是香港圣公会港岛教区之母堂兼主教座堂,也是本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西式基督教会建筑物。

圣约翰座堂于1847年3月11日由当时的香港总督戴维斯爵士奠基,建筑工程于1849年完成。座堂原本设计为牧区教堂和英军驻防军圣堂,临近美利兵房及操场。1873年,座堂扩建为十字形的建筑物,而建于19世纪的旧礼堂,则由1918至1921年间兴建的礼堂所取代。日占期间(1941至1945年),圣约翰座堂仍用作礼拜堂,但后来改为日本人会所,因而遭受破坏,战后旋即重开,并得到逐步复修。

圣约翰座堂以青砖及石材建成。从座堂的尖顶拱、呈肋形线条的构建和几何图形铁楞窗花格等装饰特色,可见建筑设计受英国早期及中期哥德式风格的影响。塔楼上的垛口式女儿墙和角塔,是座堂曾用作驻防军圣堂的佐证。较为低矮的塔楼,以花岗石条镶边;百叶窗和可开启的三叶草及四叶草形窗,都是为适应香港也热带气候而采用的设计。

门前的吊灯

一个半多世纪的今天,每每走过此处,要么驻足片刻感受其庄严肃穆,要么小坐殿堂之中以解腿乏。

堂内的明信片

有时也在殿堂入口的桌上,投上几块硬币,取几张该教堂主题的明信片,遥寄各地亲友。


嘉诺撒仁爱女修会教堂

众楼之间的一席之地

1860年意大利帕维亚的嘉诺撒秀女们于香港传教,1907年建成此堂,属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

在中环坚道36号附近走了好几遍,也未发现任何教堂建筑的踪迹,直到大着胆子推进了36号A大楼的玻璃门。两位积年的修女让我顺着楼道往里。我这才发现隐于闹市的一座建筑。

母亲带着孩子出来玩耍

拜访该堂的当天,意大利人正在殿内做着礼拜,而地上爬着不满周岁的幼童。大人们不时地从自己神圣的时间中抽出时间留意着孩童的活动范围。也有人干脆放弃礼拜,带着顽童在走廊玩耍。


玫瑰堂

ROSARY CHURCH

拐到尖沙咀漆咸道上,便是本港罕有的歌德复兴式建筑,亦为本港最精致玲珑的教堂之一——玫瑰堂。

教堂旁的小卖部为所访所有教堂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淘到了该教堂之母堂所在地的耶稣木版画、意大利的《最后的晚餐》以及小天使一尊。


圣德勒撒堂

圣德勒撒堂的钟楼

经过马力诺修院学校,远远看到圣德勒撒堂标志性的钟楼。

马力诺修院学校 圣德勒撒堂

这座罗马复兴式建筑风格的圣德勒撒堂,其钟楼至1960年代仍在运作。


九龙佑宁堂

日占香港时期,这座垂直哥德式的教堂被日军用作马厩。

堂内以三叶饰顶的窗花格 由两臂梁支撑的中式金字瓦顶

香港圣公会诸圣座堂

九龙旺角,走过白布街,走过黑布街,才发现了染布房街上的这座圣堂。

圣堂前门

圣伯多禄圣保禄堂

驶到新界的港铁已经不再在地下,周围环境亦不再繁华,带着点城乡结合部的味道。圣堂便坐落在铁路旁的一个小坡之上。

主堂的下面,还有一个小圣堂

伯大尼修院

位于薄扶林道的伯大尼修院由法国外方传道会(又称法国外方传教会)于1875年所建,是为罹患热带病的传教士而设的疗养院。故在其正门上方,刻着一句拉丁文,取自若望福音:“主啊!你所爱的病了!”(Lord,the one whom you love is sick. From St John’s Gospel)百年后该修院关闭成为政府建筑。

几年后,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时,文中写道,“‘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她终于费力地念起来,”这时才对“伯大尼”的含义恍然大悟。

修院最显著的建筑特色包括其新哥特式的尖头窗、尖拱形柱廊、飞扶壁及小尖塔等等。

临近伯大尼的两座八角形牛棚本属牛奶公司。其创办人是苏格兰籍外科医生文逊和五名香港商人。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为当时不断增长的香港人口提供价钱大众化及合乎卫生的牛奶及牛奶制品。

2003年,香港政府将伯大尼和隔壁的牛奶公司牛棚批予香港演艺学院使用。

学院定期开放修院给公众参观,并定时配有讲解导游。不凑巧,去的当日学院并无此类安排,也好,清静,一个人慢慢看,不能进去的地方就靠脑子,尽情地想象。


The good man wins the favour of the Lord.

(善心的人,必得上主喜悦)

参考资料:

《古迹周游乐》小册子(2014),香港发展局文物保育办事处

《历久弥新》小册子(2014),香港发展局文物保育办事处

The Heritage:Hikers Guide to Hong Kong, Pete Spurrier, FormAsia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