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着前行
一路妥协,一路成长,最后终于成为众人眼中懂事的孩子。
其实青春系列的电影很少能引起我的共鸣,除却《全城高考》和《致青春》。怎么说呢,很多青春系列的电影给我一种很狗血的感觉,狗血的让我以为编剧的脑洞开的有点过分,或者编剧过于把青春戏剧化。导致我有些时候会陷入自我怀疑,怀疑我是不是过了个假青春期。
而《狗十三》这部电影不仅打破了我对青春系列电影的认知,而且也告诉我,我是一个曾拥青春的人。它整个电影下来就给我一种真实的感觉,真实到甚至让我一度以为我就是电影里的女主角,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经历的故事不同,但我们却又都是在一路妥协着告别那个曾经的自己。
李玩因为一只狗开始向成人世界妥协,开始以周围人所希望的模样成长。家里所有人都希望李玩承认假的“爱因斯坦”是走失的那只狗,于是在被父亲打后的她开始假装相信了假的“爱因斯坦”就是她曾丢失的那只狗;父亲希望她英语能考高分,于是她每天拼命的学英语;父亲希望她能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处好关系,于是她努力扮演个好姐姐。变化后的李玩作为父母甚至一个旁观者我们觉得这样的李玩更讨人喜也更加符合中国父母眼中好孩子的“模样”。
来自电影然而这样的李玩并没有让我有多喜欢反而让我开始心疼她,我心疼她为了变成大人眼中的懂事开始让自己按照家长设定的路线往前走,心疼她放弃了自己原本成长的轨迹,心疼她给自己披上坚硬的外壳。
其实说心疼她,倒不如说是通过她心疼这一路走来的自己。还记得曾经哭着想要一个很喜欢的玩具,只因家里说了句“听话的孩子是不会哭的。”于是放弃了要那个玩具,也开始逼迫自己成为一个坚强到只会笑不会哭的人,其实说来当初的自己真傻,竟为了成为听话的孩子而剥夺了自己哭的权利。不过现在却不曾记恨过家长的那句话,反倒开始感谢当初听到了那句话。因为那句话让我学会了坚强,也让我学会了不哭,学会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笑的像个两百斤的傻子一样。要说一点没有埋怨也是不可能的,也曾一度陷入想要任性的闯出一些祸,以求得到惩罚然后放肆的哭一场,然而至今我也没有这样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开始明白即使哭过一场又能如何呢?哭过一场就能“拯救”那个曾经想要变成听话的孩子压抑了自己这么多的情绪吗?就能对曾经妥协的自己说声对不起吗?大概是知道这些都不可能了,也就渐渐放弃了。
我不知道当我变成这样时,是怪父母还是怪自己就像我不知道看到电影中的李玩开始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像父亲希望的模样是好还是不好一样。李玩的父亲有错吗?没有,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有个好前途,以后能成为他的骄傲;李玩有错吗?也没有,她只是想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做一些她认为对的事,可是随着父亲的否定和父亲的期望,她明白了自己作为孩子需要妥协了,只有她妥协才能让父亲放心,让父亲更爱她甚至是让父亲觉得她长大了。
或许成长就是这样,我们为了在乎的人开始一路妥协着前行,只为了在乎的人能给我们一句“长大了,懂事了。”
大概成长就是如此吧。
懂事了,终于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