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收藏重温经典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经典解读||答友人论学

2023-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滨公园
经典解读||答友人论学
经典解读||答友人论学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诗译】通过注释每个字来研读经典反而会很难,如今人们逢人个个便会提及曾参颜回。哪知那些隐藏在脱落的皮毛下的观点,并不会相互流传在人们的口耳之间。禅理要自己亲身参悟和寻求印证才可,仙丹须亲自烧炼并且等待丹药的还转。在卖花人的担子上看桃花与李花,这句话让现在的我回忆起先生鹤山。

这首诗整体上阐述了做学问的几个要诀:第一要有亲身体会,亲自体悟,而不是一味寻章摘句、倚仗书本,或者盲从名家之言、众口相传之语;第二要看全局见全貌,不可横岭侧峰,盲人摸象;第三要把书读活,不要把学问做死,要有蓬勃生机,而不是掉书袋读死书,人不能被旧书困住,而应该读出“活精神”,做出“真学问”。

诗作前两联是驳论,指出了普遍存在的做学问的错误;后两联是立论,正面提出了自家主张。驳斥的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逐字笺来”,寻章摘句老雕虫,成了书本的奴隶,钻进了旁门小道,只关注、醉心于细枝末节的赏鉴,而不能看到树木整体之盛大繁茂,使学问很难做出来。第二是一味崇古。“逐字笺来”是怎么做的呢?大概类似于“无一字无来处”,总是要用前贤古圣的观点来作注,所以“逢人个个说曾颜”,扯古人作大旗,本质上是一种盲从,一种佞古精神,失去了独立气象与贬低了自我价值。第三是陷入流行怪圈而不自知。“逐字笺来”,普遍崇古,虽然是一种流行的做法,但这样只能造成仅得皮毛、难见真佛的后果。“那知剥落皮毛外”有两种理解:①哪能从剥落下来的皮毛里知道真学问,或者②哪里知道这种专注于皮毛的做法已经损害了学问(“剥落”作“损害、伤害”解),第一种理解似乎更合适、更符合上下文和作者原意。而那些“口耳之间流传”的,不过皮毛和死知识而已,并非真见解真学问。

立论的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做学问要亲力亲为,融入真实生命体验,而不是盲从古人,盲从众口流传的东西。“印可”系佛家用语,指经过印证而认可,“丹还”指“丹药”。只有亲自参禅再求得认可才行,成仙也要亲自炼出“仙丹”才成。炼丹和参禅,都指参悟真见解真学问。第二是做学问要见大境界,和要有蓬勃生机。卖花担上看桃李,就像读书时寻章摘句一样,只能看见字句与皮毛,而无法看到只有桃李树底才能见到的灼灼其华,一枝一叶怎能与一树繁华相比?“此语”指“卖花担上看桃李”,指学者魏了翁(字“鹤山”)的名句“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赏析】林希逸是南宋末年最后一位理学名儒。他对儒释道三家理论都有深厚的研究。《答友人论学》是一首回复友人论学的诗。全诗语言深入浅出,直白易辨。

自王安石将策论作为科举选拔内容之后,宋人越发喜欢发议论,更是将议论入诗,从诗味来看,其实是有害的。这首诗完全可以当作议论文来看:诗人先提出当时人们做学问的不良习气,再提出自己的治学理念,如此先破后立的写法,几与《拿来主义》一文写法相同。

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首联描绘了当时人们崇尚经典,脱离实践,拘泥于儒家思想,唯前人是瞻的不良学术风气。当时人们为了研究学问,将经典逐字作笺注,看似踏实刻苦,却是泥古不化。为了论证自身观点的合理性,当时的学人言必称曾参和颜回。如此求学问道,最终只会走上模古、泥古一途。有宋一代,儒道释三家思想已经趋于融合,北宋苏轼身上这种倾向很明显。在诗人看来,这些人言必称儒家圣贤,拘泥儒家学说。只是学到了儒家学说的皮毛。更是忽略了关注道家与佛家的思想。诗人针对当时学人眼界狭窄,见识浅薄的讥讽溢于言表。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颔联紧承首联不良习气来写。诗人批评当时有不良学习风气的学人只能学到表面,是皮毛。诗人否定了当时学术不良风气,提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颈联一转,提出自己的治学方法。诗人将治学与参禅、炼丹类比,用道家与佛家的思想来解释自身的治学理念,使其治学方法浅近明白,通俗易懂。在参禅的人看来,与其空谈禅理,不如自行参禅,求得自我与万物的联系,进而得到印证,获得明悟。在炼丹家看来,只有亲自炼丹,才能功参造化,百炼成丹。无论是参禅还是炼丹,在诗人看来,亲身实践必不可少。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尾联化用了魏了翁的治学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诗人将“卖花担上看桃李”与不良治学风气作类比,进一步提出治学要走出书斋、放开书本,亲自钻研,才能学到世间活知识,获得人生之真谛。

林希逸这首诗针对南宋末年不良治学风气而写。诗人语言犀利直白、直指要害,对后世学人求学治学也有很好的警醒作用。

2023年语文高考真题再现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5.A(“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错,“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经典真谛,且“逢人个个说曾颜”也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当下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流于表面)

16.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②唯有回归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