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你自己吗?
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地了解自己。想要克服害羞,提高社会适应力,第一步就是探索和了解真正的自己。
害羞的核心问题就是过度的自我关注,过分关注负面评价。发现真正的自己,探索童年和家庭对知觉的影响,想象理想人生,规划生命的落幕或者给自己写信等练习,能够帮助我们接触内在的自我,同时也更好地认识外在自我。通过这些认知重建方式,害羞者会逐步提高自我意识,警觉和敏感地觉察害羞,进而做出积极改变。
找到害羞的原因,坦然面对焦虑。
了解了害羞后,接下来就是去面对它,认识导致害羞的原因、相关因素和结果。这样就好比一个人把自己的害羞置于心理学的手术台上,以外科医生冷静而超然的态度面对它,并在做手术之前对自己进行仔细检查。
津巴多提供了一些练习,用来对害羞进行初步评估。害羞者可以先完成书中关于害羞的调查,写下答案。再写一封信,看一看自己的害羞是怎么发展的,找到害羞的原因。当害羞者依时间顺序记录自己的害羞情况,并考虑害羞的代价与收获,找到应对害羞的方式,就能打好这场害羞攻坚战。
呵护自尊心,主宰自己的人生。
自我价值高低与害羞程度高低是负相关的。害羞情况严重时,人往往自尊感很低;自尊感很高时,人往往就不会感到害羞。也就是说,害羞和低自尊总是相伴相生。自我价值感高的人通常不会害羞,能够一贯地保持和表现自信。相反,自尊感低的人则经常害羞,生活态度消极、顺从,不太受欢迎,同时对负面评价过度敏感。
有数据显示,相对于高自尊感的人,低自尊感的人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事实上,自尊感低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客观地面对自己,理性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真诚而客观地自我肯定,放松自己,敞开心灵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就能克服低自尊感的问题。
通过可操作性的行为训练,提高社交技能
行动的力量可以使人变得更自信。害羞者最常见的人格特质是很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但却很少付诸行动。就拿跳舞来说吧,想做一个好的舞蹈演员,就必须把握真实的自己,与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合而为一,才能实现目标。用行为说话,同样地,行为也能表达自己。
对于开展社交活动感到有些为难的害羞者来说,通过可操作性的行为训练能够快速提高社交技能。书中提供了很多行为改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可以帮助害羞者学会如何获得人际交往的回馈,如何积极地与人接触,如何在重要的人面前表现自如、充满魅力。
角色扮演,可以使害羞的人不必亲自尝试行动,又能行动起来。通过剧本、背景和设置好的角色,他们完全可以摆脱困境。在团体活动中,尝试扮演害羞调查的“采访者”,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帮助害羞的人摆脱害羞、忸怩和敏感的困惑。
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走出害羞的困扰
对害羞者伸出援助之手,可以创造积极、宽松的环境,多方式、多渠道地应对害羞带来的困扰。
即使是一个害羞者,也能帮助他人克服害羞。帮助孩子、配偶、朋友和邻居克服害羞的过程,就是帮助自己内心强大、战胜害羞的过程。如果大家都能够放得开,勇敢发表见解,向害羞挑战,就会形成合力,让更多的人拥有克服害羞的勇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65602/11d4c59cf3d4208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