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台湾

《多桑》观后感|多桑和时代一同逝去

2018-07-17  本文已影响12人  尚小又

160多分钟的电影,加上文艺片特有的慢节奏,看到后面有点儿不耐烦,但看完再回味起来时,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触。

和闽南相似的文化背景,连骂人的闽南语对白都觉得十分的亲切。也因为如此,在“多桑”身上看到很多自己爸爸的影子,重组家庭中的老大,很小的时候就迫于生计在外奔波,成家之后又为了儿女倾尽一生,尽管身上存在一些缺点,却始终是孩子心中最伟大的人。

“多桑”劳作回来蹲坐在家门口吸烟,用闽南语问大儿子饭菜做好了没,叫他到小卖铺去买红糖,大儿子提着饭盒给劳动中的爸爸送去午餐,点点滴滴的细节刻画,加上94年的老电影给影片带来的画面感,接近于黑白的电影色调,配上当时乡下特有的景和物,不时地将我拖入岁月的轨道之中,把我带回小时候,让我再次看到自己和父亲之间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沉默是父亲的代名词,向来很少向家里人表现出亲昵的举动,却无时无刻都在向家人诉说着爱的故事。

影片中的“多桑”出生于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身上带着浓厚的日本色彩,嘴里不时地就冒出日本语,一生最大的梦想便是到日本去看富士山,Sega是他的日本名,“多桑”是日本话中爸爸的意思。因为这些日本味,他被自己孩子私底下甚至当面骂做“汉奸”、“走狗”。

看电影时,刚开始我也和他的孩子们一样,对他的这些行为充满鄙夷。而后却又慢慢地理解和同情起他,出生于日本殖民时代的Sega,接受的是日本教育,感受到的是日本文化,骨子里认定自己就是个日本人,以至于台湾回归之后许多年,身上仍然残留着厚重的日本气息。早已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日本情怀很难被改变,不被周围人所理解的多桑,继续孤独而执着地捍卫着日本。

闽南地区的男人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些男权主义的思想,《多桑》中的爸爸也不例外,他总想在家人、亲戚朋友和同村人面前表现自己。可因为做了入赘女婿以及后来工作和身体上的某些变故,他从来就不是家里的“话事人”,甚至有点儿被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嫌弃”。

一直不理解Sega为什么要选择那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才慢慢察觉到个中缘由。

Sega的两次“堕落”,都是因为内心深处深深地觉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早期失业之后迷上赌博,晚点身体出现状况后不愿意承认自己早已变成需要别人照顾的对象,最后因为接受不了那么脆弱的自己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贯都乐于照顾别人的他,不想继续忍受病痛的折磨过着生活不能自理的日子,不愿面对自己身体早已被掏空了的事实,接受不了“年老不中用”的自己,他讨厌被别人照顾,也不想继续连累家里人,不让各种仪器加在自己的身上,他选择体面地死去。

《多桑》不只是儿子对父亲的回忆,更是一部记录时代的影片,它呈现出了日本统治过后台湾人特殊的生活故事,闲暇时候一起寻欢作乐,矿难面前将生命紧紧联结,碍于世俗的婚姻观,朴素的乡土生活,和睦友爱相互扶持的邻里关系,多年之后大都市的兴起,矿场的倒闭,村里人的陆续搬离,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中。

附:看过的充满台湾本土气息的老电影目录,大部分都是催泪剧。

1.《搭错车》。80年代关于父亲的老电影,《酒干倘卖无》的出处,看了好几遍,每一遍泪流不止。

2.《当爱来的时候》,关于亲情和爱情,同样很喜欢电影中那个爸爸。

3. 《练习曲》,关于追求人生、青春和成长的故事,那句“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就都不会再做了”就出自这部影片。

4. 《饮食男女》、《喜宴》,李安导演作品,看完蛮震撼的,关于家庭和人性的片子。

5.《百日告别》、《父后七日》,闽南人还是蛮忌讳这些场景的,可是很真实,文化习俗中夹杂着许多的人性,闹剧中带着讽刺,关于死亡,关于亲情,关于生命。

6.《一一》,之所以知道这部电影是因为在微博上看到经典台词,许多内容都值得细细品味。

7.《不能没有你》,关于现实社会和父亲的故事,只要涉及“父亲”,就免不了掉眼泪。

—— The End——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多桑》剧照

感谢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