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读书思考楚空艺术文化

诗歌轶话|诗仙李白与月亮的绝世情缘

2016-09-29  本文已影响1217人  凡人思凡
我本楚狂人

古人爱写月亮,所谓“吟风弄月“就是舞文弄墨的代名词。

那么最爱写月亮的是谁呢,纵观全唐诗,这项桂冠当属诗仙李太白。在太白诗集中,咏月多达三百余处,甚至于李白给女儿取名也忘不了月亮,名曰:明月奴,足见诗人平生对于月亮的酷爱,以至死后还留下诗人醉后入江捉月而溺亡的传说。

诗人一生中,始终都有着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世的矛盾纠结,如果说酒是鼓舞他入世的媒体,那么月就是他出世的向往,或者说月亮就是照进他现实的梦想。

李白公元701年出生,据说因幼时就能对出诗句““李花怒放一树白”,因而得名”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十五岁习剑学道,作诗百余首。十八岁时写《上李邕》,以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表达了对前辈瞧不起年轻人的不满和自己凌云壮志。二十四岁时“仗剑辞国”,离开家乡四川。从此,这位有才有颜、能文能武、亦儒亦道的大唐青年诗人就顺着长江东下,怀着建功立业的梦想,踏上了远游江南和中原的漫漫长路。

在李白近四十年潦倒寂寞的游历中,不是独身一人寄居于客舍之中,就是奔波于舟船之上。远离家乡和亲人,常常陪伴他最长久的,恐怕就是月亮,而最可引为知己者,恐怕也是月亮。月亮既引发了他的乡愁,也寄托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此外还象征了他皎洁浩然的正气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理想。

把酒问月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诗仙李白几首有关于月亮的诗歌,也看看月亮陪伴诗人所走过的漂泊岁月。

1、《峨眉山月歌》

这是李白公元724年出蜀时写下的第一首脍炙人口的咏月诗。诗人连用三个地名,点出了出蜀中经过的地点: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故乡的月亮一路伴随着他,引发了他的乡愁。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渡荆门送别》

诗人顺着长江一路向东,在湖北江陵他遇见了一位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这位道士见他风采俊逸,惊为天人,夸他"有仙风道骨“,他备受鼓舞,写下了一篇长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一心开始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至湖北荆门,因为楚地豁然开朗,江面平坦开阔,在月光的照耀下就像天下飞下的一面大镜子。离故乡越远,越是思念故乡,他写下了《渡荆门送别》。这一路上,年青时代的李白诗兴壮逸,佳句频出,到湖南写下了《望天门山》,到江西写下了《望庐山瀑布》,都是后世妇孺皆知的名作。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静夜思》

725年诗人漂泊到了江浙一带,在金陵他受到了当地人热情的接待,离别时他写下了《金陵酒肆留别》,以一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表现了金陵子弟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726年秋天时他来到淮南,因病暂居在一家旅馆里。这年的农历9月15日,他在病榻前望月,格外地思念故乡,因而写下了千古名句《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病愈后不久,李白又到了姑苏。在这里他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年末他结束第一次东游,返回湖北荆门。在湖北逗留期间他结识了孟浩然,俩人结为挚友。730年因为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一生三入长安。公元730年初入长安,未得赏识,徘徊两载失望而去。735年二入长安,受到玉真公主和时任太子宾客的副部级官员贺知章的赏识,贺监非常欣赏他的《蜀道难》和《乌栖曲》,看到他才华颜值双高,甚至以为他是太白金星”谪仙下凡“。因为他两人的极力推荐,742年李白受到唐玄宗诏见,三入长安,入职翰林院。两年后因受排挤再度离开。

在长安时期,他就所见所闻写下了多首关于月亮的诗,有写宫怨的《秋阶怨》,有写边疆的《关山月》,还有下面这首写思妇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742年李白以42岁高龄终于受诏入翰林,以为从此可以一展治国抱负,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未料唐玄宗召他去只是让他写诗娱乐歌颂太平,加之他性格高傲受到权贵排挤,诗人失落苦闷,纵酒自弃,甚至消极抗旨。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诗人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极其孤寂苦闷。在这段时间之后十年间,他先后写下了《把酒问月》、《月下独酌四首》、《行路难》、《秋浦歌十七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一系列表达怨愤抒发理想的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月下独酌四首》,抒发了他不愿同流合污,向往光明的愿望。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744年李白离开长安后,带着皇帝赐金在河南一带游历,与杜甫相遇相识。两人虽年龄相差11岁,但是却因为才情、志趣相投且性格互补,而一见如故,互相欣赏,成为同吃同住同游的好朋友。

6、《古朗月行》

这首诗是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安史之乱之前所写。这是一首乐府诗。“朗月行”,是乐府古题,故名《古朗月行》。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

前八句以儿童视角写月,很形象生动,被节选进了小学课本。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7、《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受到永王李嶙邀请,他眼见国家陷入混乱,忧心如焚,抱着参与平叛、为国雪耻的想法,他思虑多次最终还是接受邀请而入幕其下,并写下《独漉篇》表达了他的心志:“为君一击,鹏抟九天。”

永王兵败,唐肃宗即位后,757年他因此事而被流放夜郎。759年因朝廷大赦才重获自由,此时他正行至重庆白帝城,接到消息大喜过望,因而有了今人熟知的《早发白帝城》一诗。

在归途中,受友之人邀,他与同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赋诗抒怀。此时据他年青时第一次出蜀游历洞庭,已历34年矣。

一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传神地表现了诗人纵然年高体弱,历尽万难,仍痴心不改的豪迈浪漫和天真气派,真正是赤子之心兼豪侠之气,读之令人又怜又爱。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760年行至江西时,他又为庐山写诗一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一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充分表明了他百折不挠,不向现实低头的理想主义情怀。

但是纵然诗人豪情贯天,四十年来流离在长江流域和长安之间的风霜岁月,终究是侵蚀了他的健康。公元762年李白在穷困潦倒中病情加重,在病榻上把自己毕生的诗稿交给了族叔李阳冰,并赋《临终歌》,“中天摧兮力不济”,壮志未酬,大鹏折翼。

762年11月李白病逝于安徽当涂,终年62岁。而经历安史之乱的大唐,也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败。

斯人虽逝,但李白本人与他的诗作就像月亮一样,千百年来皎皎生辉,以其豪迈、浪漫、天真、瑰丽的光辉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