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养”——把孩子当蜗牛养

2022-06-20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礼礼

前两天我分享了——“慢养”下长大的孩子,自信且乐观,温暖而坚定,今天接着分享“慢养”的话题。

无意间读到台湾作家张文亮的散文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我扯,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看完,我流泪了。

我把孩子当兔子撵,可上帝的本意,就是让我把孩子当蜗牛养啊!

把孩子当蜗牛养——磨蹭才是孩子的天性。

作为父母,我们一直在以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快和慢。

可是,孩子小小世界里的速度,不应该由我们来定义。

《亲爱的安德烈》里有一句这样说道:

“我们欠孩子一场‘慢的教育’。

家长应该明白,正确对待孩子成长的节奏,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的确,当我们嫌弃孩子磨蹭的时候,可曾想过: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

自从把孩子当蜗牛养之后,我彻底放弃了跑、跳、追,选择尊重孩子的小世界里的“爬”。

感知孩子的成长节奏,我才发现:

他的每一天,都有微小的进步。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兔子,而那个被人嫌弃的蜗牛,也有自己的闪光点。

“父母很容易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没希望了,其实如果做到慢养,这样的孩子将来可能更优秀。

不要现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结论。

孩子的教养要慢慢来,多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

当我们放下焦虑,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关注亲子关系上,才发现:

给孩子一片爱和宽容的沃土,蜗牛也能迅速蜕变、加速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多么美的画面啊!

把孩子当蜗牛养之后,我恍然大悟:

立竿见影的教育是神话,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倾注耐心的等待的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