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iOS Blog面试题

点击 Run 之后发生了什么?

2016-12-08  本文已影响2096人  Joy___

原文:点击 Run 之后发生了什么?

这是我以前去链家网面试的一个题目,当时回答不够全面,现在看了2016 WWDC以及Sunnyxx iDev大会的分享之后,感觉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就来总结下。如果大家有补充,麻烦评论下哦!

简单来说,点击 Run 之后 App 进行编译、汇编、链接、代码签名以及启动执行等操作

编译

编译主要依靠编译器来完成一系列的操作,主要的操作有预处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生成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以及目标代码优化

OS X 现在使用的编译器是 LLVM (Low Level Virtual Machine),在最初使用的是 GCC作为官方的编译器,但是由于下面的众多限制,apple 使用了自己的一套编译器

借用 sunnyxx的图片 来展现下 llvm 的基本架构

编译器分别编译器前端(clang)和编译器后端,编译器前端负责产生机器无关的中间代码,编译器后端负责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并转化为目标机器代码,对于为什么需要 中间代码这个东西,看个图就一目了然啦(IR: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中间表示)

预编译

预编译主要用来处理那些源文件中以 #开头的预编译命令,比如#include

词法分析

将输入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词法符号,也叫单词符号(token)

// find a zero
float  matchZero(char *s) {

}

上面的小程序,返回下列单词流

FLOAT、ID(MATCHZERO)、LPAREN、CHAR、ID(S) 、RPAREN   // 大概了解即可,觉得背这些词法符号定义对目前 iOS 开发用处不大

注释、宏、空格、换行等都不是单词

语法分析

将符号化的字符串,转化抽象为可以被计算机存储的树形结构,即抽象语法树(AST),并验证语法的正确性,例如:忘记带分号

语义分析

语法分析只能完成语法层面的分析,无法对整个语句的真正意义进行判别,比如,讲一个浮点数赋值指针类型的时候,语义分析器就会发现类型不匹配,编译器提出相应的错误警告。

语义分析主要做的事情就是类型检查、以及符号表管理

生成中间代码

编译器前端负责产生机器无关的中间代码,编译器后端负责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并转化为目标机器代码

目标代码的生成与优化

编译器后端主要包括代码生成器、代码优化器。代码生成器将中间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代码优化器主要是进行一些优化,比如删除多余指令,选择合适寻址方式等

汇编

目标代码需要经过汇编器处理,才能变成机器上可以执行的指令。生成对应的.o文件

链接

链接器(这里指的是静态链接器)将多个目标文件合并为一个可执行文件,在 OS XiOS中的可执行文件是 Mach-O,对于Mach-O的文件格式可以参考这里,刚才所描述的过程其实可以用 sunnyxx的一页 ppt来进行总结

链接呢,又分为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

静态链接

静态链接:在编译链接期间发挥作用,把目标文件和静态库一起链接形成可执行文件

动态链接

动态链接:链接过程推迟到运行时再进行。对于动态链接和静态链接,各有千秋

代码签名

我们每次build之后,都会发现工程目录下多了一个.app文件

.app目录中,有又一个叫_CodeSignature的子目录,这是一个 plist文件,里面包含了程序的代码签名,你的程序一旦签名,就没有办法更改其中的任何东西,包括资源文件,可执行文件等,iOS系统会检查这个签名。

签名过程本身是由命令行工具 codesign 来完成的。如果你在 Xcodebuild一个应用,这个应用构建完成之后会自动调用codesign 命令进行签名,这也是Link之后的一个关键步骤。

启动

在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终于形成一个可以在系统上跑起来的可执行程序,剩下的就是启动运行

其实在启动过程中,dyld(动态链接器) 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进行动态链接,进行符号和地址的一个绑定

dyld 主要在启动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对于如何减少启动时间,今年的 WWDC 也有详细的阐述,可以在参考链接中找到相关的资料。

总结

那么总体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编译 - 汇编 - 静态链接 - 签名 - 启动(动态链接等操作)- 跑起来了

继续借用 Sunnyxxppt


参考链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