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不一样的端午节,一样的乡愁

2019-06-12  本文已影响3人  黄芽白

我的老家是山东潍坊下属的某个小村庄。

我不在老家过端午节已经很多年了。每逢端午节,我更执念于关于端午节的儿时记忆。

门口插艾草

端午节当天,母亲会早早起床,在各个门口插上提前准备好的艾草。这些艾草都是母亲去地里干农活顺便带回家的。艾草有一股浓郁的香气,有驱蚊效果。端午节过后,母亲会把这些艾草取下来晒干,等天气再热一些,点燃艾草驱蚊。

北方夏天有在院子里吃晚饭的习惯,院子里既凉爽又宽敞,而这些天然驱蚊产品可以让小孩免受蚊虫的皮肉之苦,真正做到了一物多用。

包粽子

粽子是各个地方过端午节的必备元素,家乡的粽子以甜糯著称。

准备包粽子的前一天,母亲会提前泡好糯米、红枣和粽叶。

包粽子的叶子是槲树叶,叶子比较宽大,一般是将几片槲树叶叠放在一起,放上糯米然后包裹起来,再用绳子捆绑起来。捆绑的时候不能绑的太扎实,因为糯米在蒸煮过程中会膨胀,绑的太扎实会把绳子挣断。

这些都是母亲一边包粽子一边讲给我们听,具体原因长大了从书本上学到了的知识才清楚。估计母亲的经验来自姥姥,她们就是这样口口相传,手把手传下来了一手经验。

包粽子是一项体力加技能活。我们打下手,母亲则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粽子的制作。制作时间要根据数量来定,算下来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母亲经常累得腰酸背痛。包好的粽子像长方形。

戴五彩线

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端午节当天醒来,手上多了一根五彩线,然后开始猜测母亲是什么时候给我们戴上的。跟小伙伴碰面,大家会比较谁戴的五彩线个数最多,谁的五彩线最好看。那份内心的雀跃至今难忘。可惜的是我和姐姐们小学还没有读完,母亲就不给我们戴五彩线了,只有弟弟才有资格享受这份待遇。

母亲除了给我们戴五彩线,还会在家的大门口以及门窗上系上五彩线。据说这样可以驱赶长蛇,避免它们爬进屋内。

孩子手上戴的五彩线要等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才能摘下来。迷信的说法是下雨后将五彩线摘掉丢在地上,它可以变成蚯蚓。如果不把五彩线摘掉,它会变成长蛇缠绕着你。现在想来,估计这都是大人骗小孩的小把戏,可是我们曾今是那么的信以为真。

回娘家

在老家,端午节当天有回娘家的习俗。

早些年,每到端午节前夕,母亲就一个人碎碎念:要包多少个粽子,买所少米,准备多少粽叶。

小姨、大舅家跟我家不是一个地级市,他们在城市安家,煮粽子不方便,而且离我们家较远。母亲跟他们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她打算送一些粽子给小姨、大舅和姥爷,所以必须计算好数量。

我仍然记得姥姥还在的时候,因为身体原因,她常年呆在大舅家。姥姥喜欢吃粽子,那一年,母亲特意包了粽子托人带到大舅家。母亲准备的粽子不少,结果带东西的人不靠谱,最后只带了三个粽子到大舅家,大舅家当时有客人,平均每人只吃了半个粽子。

姥姥还想吃可是没有了,姥姥去世后,母亲才知道这件事。每次想起这件事,母亲就懊悔不已。当时的物质条件太匮乏,小小的一个粽子凝聚了母亲对姥姥的孝心和爱。姥姥当然不会因为这件事怪罪母亲,但对母亲来讲这却是永远的遗憾。

我在这个南方城市立足,有了自己的小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每逢端午节,我也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别样风俗。

可是对我来说,我最想回去的还是儿时的端午节。那时的我,有一个不富裕的家,但是却有满满的亲情和牵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