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规律找方法,发挥合力同干预

2023-07-1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冷小姐

    今天听了来自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许超老师行为干预的主题分享。他开口未提及高深的理论和教育的案例,而是从大棚蔬菜和四季时蔬的例子,让老师们意识到:种菜重要的是养护,当蔬菜出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会直接拔掉,而是想办法找到问题帮它祛除病害,那么育人也是同理:我们也不能因孩子出问题了而丢弃或嫌弃孩子,而是应该想办法耐心地帮助他。他用“大棚蔬菜”生命力不强、抵抗风险能力弱,而“四季时蔬”生命力强、抵抗风险能力强的例子,告诉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尽量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强调在自然环境中干预学生的行为问题。

    行为是人在环境中产生的语言、动作等活动,当行为不符合常规的要求时我们便说出现了行为问题。对待行为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可能孩子在这个地方表现出的问题不是行为问题,但是换到另一种场景就算是行为问题,或者在这个环境下孩子不会出行行为问题,但是换个环境孩子的行为问题就出现了。这就牵涉到看待行为问题的四种思维模式:辩证思维、藏象思维、动态思维,动静结合思维。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指在认识和思维的过程中,不同的事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思维强调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性和规律性,不以个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而是以客观事实作为判断依据;认为事物是一个矛盾双方的统一,而非简单的对抗,在处理问题时,应该全面地了解和考虑事物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预测他们未来的走向,并提供具体的措施和手段,具有客观性、发展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事物,看到行为问题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或者同一问题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再去判断问题。

    藏象思维。 藏象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藏”为人体内在的脏器,“象”为自然外在的气象。“藏象”即指内在的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变征象,以及与外界环境相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理论的形成是基于对人体及其生命活动机制的深入了解。对此,最为基本最为直观的方法就是解剖。由此可见,中医学的藏象理论是把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用“司外揣内,以象知藏”的思维方法推导,进而掌握整体的运动规律。正如《灵枢•本神》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简言之,藏象理论就是把抽象变为形象,使无形变为有形,那么,对于学生的行为问题我们也要透过表象去寻找深层次的原因。

    生命不止,行为不停,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在处理问题行为时还需要动态地看待问题。动态思维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思维程序、思维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的思维活动过程。动态思维由信息要素、反馈要素、控制要素、变动要素组成,具有流动性、择优性、建构性、整体性、开放性的特点。这就告诉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除此之外,人和环境和谐发现,动态平衡又相对静止,我们还要有动静结合思维的意识,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为大体上每个阶段的行为都是相似的,又是相对静止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在干预的过程中要用整体观去分析行为,还要遵循环境发展规律:如四季更迭、日月交替、社会规则、学校制度、人的身心发,用整体观、遵循自然规律、调动全员力量去干预行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