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高估了孩子

2021-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尘老师

我们平时习惯说,不要低估了孩子,因为孩子的潜能的确很大。那天我在一个科学讲座里,听到了另一个观点,就是不要高估了孩子。

今天发生的事,让我想起了这句话。

圆的认识已经上了好几天,圆的周长也已经完成了教学,圆的面积正在教学中。按理说,半径和直径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他们的关系也应该是明确的。因为半径和直径在圆的认识时被不断地反复提,这两者的关系也有专门的教学比较,甚至还有反面的例子。比如"半径一定比直径小"。这句话没有强调是在同圆或等圆中,所以是错误的。这几天在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半径和直径用得也特别勤。而且课堂练习也出现了好几次考察半径和直径关系的题目。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类似这样的知识,不要说非常熟练,感觉孩子们也应该是掌握的。但孩子的表现,让我想到了这句话——不要高估了孩子。

今天的作业,有一种类型题,就是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一个同学,好几道题都对了,就错了一道题。

这道题是这样的,圆的半径是6.9厘米,圆的直径是多少?这道题感觉是非常容易的,直径就等于半径的两倍,所以知道半径要求直径,可以这样列式6.9×2=13.8(厘米)。一个学生其他的题目都做对了,这道题它写成14.8。我本来以为是他粗心所致,但仔细询问以后才发现,原来他连这个基本的知识点都还没搞懂。

这个学生学习虽然不是很好,但也不会很差。说一下,学起来他还是懂的。但这一次这个小知识点,他练了好几次了,居然都没发现问题。

从这事来说,的确我是高估了学生的表现。

我自认为半径和直径的相关知识并不难,关系也很直观,说一说,问一问,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但就是这一个孩子做了那么多道题对,但就是有最关键的一题错。询问后,我还了解到他对这一个知识点的确不了解。

如此简单的知识点,在反复接触中,经常应用中,还有这样一个学生,这个知识点还不了解。只是囫囵吞枣式的知道。

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高估,如果没有及时的化解。很容易给学生留下阴影,影响后面的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