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动:把时间变成产出

2018-07-19  本文已影响261人  Dailei

文/Dailei
内容整理于《汤君健|怎样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

01

把任务变动作

一个任务,里面很有可能包含着几个甚至几十个动作。就以完成 “完成仓库存储空间整理”这个任务来说,你的大脑,一看到这一类任务时,会出现“迷茫”:
我该先做哪一步?我已经做到哪一步了?我还要做哪一步?

如果你的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这么复杂的任务,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动作,十有八九,就会开始“拖延了”。大脑会想:这个事情反正一时半会干不了,不如先放放呗。

所以,对于复杂任务,你需要一个进一步的“预处理”过程。也就是把它们, 拆分成一个个动作。还是拿刚才那个“完成仓库存储空间整理”的任务为例,你可以大致地拆解出我前面说的那些动作,然后针对马上就能做的,立刻行动。比如,你可以把它变成"先清理废弃物资"、"再安装新货架"和"最后上架新物资"三个动作。

记住,分拆动作,然后立刻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好办法。最终,预处理的结果应该是,你的当下,始终只能有一个动作。

“转”、“做”、“存”、“扔”四字诀

刚才说了把任务分解成动作,是提高执行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职场人的“拖延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跟干扰多、事情杂,因为要不断处理新工作、新信息。

你可能跟我一样,每天收到来自不同人的信息,需要你做不同的事情。有的紧急、有的不紧急;有的重要,有的不那么重要;你还没来得及回复上一条信息,马上就有另一个事情等着你处理。

你会给自己找理由:之所以没有及时处理事情A,是因为有事情BCD。但是,那些悬而未决的事情,会始终占据你的注意力,有可能,最终你什么也没搞定。

这里我会教你一种快速做决定和快速行动的方法。我把它叫做: “转”、“做”、“存”、“扔”四字诀。

每当你遇到一件事情,我建议你在10秒钟内就做一个判断:下一步我该做什么?所有的情况,都无外乎四个选项:

a.转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转”,是指那些可以授权给别人替你完成的动作或任务。

比如,你可以安排你的下属去出席一个不重要的论坛;可以把更合适的参会人选推荐给对方;可以寻求你的老板帮助,解决一个超出你职责范围的审批。总之,不应该由你做的事情,坚决地把它们转出去。

很多人在职场上拉不下面子,不敢去拒绝别人的请求,更不敢去麻烦别人。其实,你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之所以要把这些工作转出去,为的是更好地完成它们,而不是你想偷懒。

b.做

在上面一讲,我反复提到一个概念,叫“要事优先”,做计划的时候,也要规划“重要的事”。但这里要注意,“要事优先”,并不代表你在做事的时候,只能先做“重要的事”,再做“不重要的事”。

相反,如果一个动作,只需要两三分钟就可以完成,那么我建议你马上做掉,不要拖着占用你的大脑内存。

比如,你要准备一个重要会议的发言稿,可是,财务在催你报一个数字。报个数字,也许就两三分钟的时间,如果老惦记这种小事在心里,也会影响后面发言稿的准备。

这里还要给你分享一个关于“做”字的经验,那就是确定要做的事,“趁热打铁立刻做掉”。有些事,反正都要做,在当时做,要比一天之后做效果好很多。

c.存

没有办法马上做,需要大块时间在未来处理的事情,可以把它们记下来,放进你的“待办清单”中,这个动作叫“存”。

有的人总是感慨,哎呀自己怎么老是记不住事情。其实,脑子记不住事情,就对了。我在前面说过,人的大脑的作用,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是用来运算、处理信息、指挥身体的。你把这么宝贵的内存,当做硬盘来记东西,这不是浪费吗?至于这个待办清单,是写在本子上,还是记在手机里,并不重要。

d.扔

最后,既转不出去,又没法立刻做掉,也没必要存下来以后做的事情,果断“扔”掉。比如,放弃某个无关紧要的指标、删掉某个无足轻重的邮件、推掉某次无所谓的交流,等等。总之,不要让你的脑子被琐事占领,而是清空它们。

如何解决犯难造成的拖延

前面我们讲了,提高执行力的四字口诀。据我观察,拖延的另一个大原因,是“担心自己做不好”的心态造成的。

如果说你也在工作中,遇到这种因为工作让你犯难犯怵,而拖延的情况,我可以给你的两个建议是:

03

总结一下,提升执行力的心法和技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