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心理看教育

非典&新冠肺炎——信息爆炸时代下的焦虑与恐惧情绪

2020-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启辉教书匠

      非典十七年后又遇到新冠肺炎,大家都喜欢拿这两件事比较,原因就是相似性很高。

      都说好了伤疤忘了疼,非典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不深,毕竟不在重灾区,感受不深。而且,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网络使用率不高,所有关于疫情的消息几乎都来自主流媒体。现如今,网络普及,人人持有智能手机,各种信息铺天盖地。

春天即将到来

      不确定容易引发焦虑情绪,为了去除这种“不确定”,每个人又不断刷手机,试图从各种渠道的信息中获得确定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量的信息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增加你对新冠肺炎的确定感,让你对这新生事物有了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众多负面信息、冲突的信息更是让你陷入焦虑和恐惧之中。

      “站着不动也是绝症!你咳个嗽,上网那么一查,绝对就是肺结核了啊!发了个烧上网那么一查,肯定就是埃博拉,半天就得凉!流个鼻涕上网那么一查,那就是脑膜炎了,你的脑正在爆浆!没事网上查,没病给吓成病而离去……”去年,一位瑞典医生作词作曲的歌曲火了。告诫人们生病了不要老是上网查,把自己吓个半死!

    大数据时代,信息推送的个性化,会让你无休止地刷屏你关注的信息。你若喜欢笑话,网络会一直给你推送笑话。反过来,你若关注负面消息,网络就会不断给你推送负面的消息。就拿我来说,每天都会查询N次丁香医生、百度和搜狐疫情(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搞得自己一个普通老百姓像个卫健委主任似的。估计像我这样的人不少,其实操那么多心干嘛?听医生的话,在家好好待着,正好享受一下吃了睡睡了吃的美好时光。这不是我们以前一直想要的生活吗?

    让我们放下焦虑和恐惧,体会当下,享受难得和家人在一起的空闲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