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心理,不要对我说“不要”!
前几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接了妈妈一个电话。我们俩嘻嘻哈哈聊了几句,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却被同桌吃饭的朋友看在眼里,满脸艳羡,说一看我就是和妈妈关系很融洽,而她就是那个“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家人”的女同学。
令朋友纠结的是,她们母女明明是母慈子孝,可为什么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炸呢?
“真的,我妈平时特别关心我,心里装的全是我。我们公司发点什么福利,我直接开车拉给我妈。一千多的眼霜,我自己舍不得用,给我妈买,我眼睛都不眨。”朋友百般不解。
昨天我们俩要一起去参加一个活动,我到她家里小坐等她,遇到了她的母亲,我也终于明白朋友的着火点在哪里。
在等待的十五分钟时间里,我的耳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要”。
“不要穿露脚踝的裤子,老了要得关节炎的。”
“不要穿这件衣服,显得你很胖,颜色也不适合你。”
“以后不要再买你上次买的那种西红柿了,不好吃。”
……
我告诉朋友,她和母亲的问题,可能就出在,交流中否定句太多了。
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有人长期、持续性否定你,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开启防御机制,甚至可能只要一看到这个人,就浑身不自在,随时准备进入备战状态。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否定的感觉,如果你一直用否定句式去跟你的孩子交流,你会发现,他要么什么也不愿意跟你说了,要么变得越来越逆反。
朋友惊呼,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无意中沿袭了这种说话方式,孩子对我的说教也很抵触,总是和我对着干。
下雨天的时候,我说不要踩水洼,她偏踩,还要在上面蹦两下。
我说不要打别的小朋友,她偏要打,都没有小朋友想和他玩。
我说吃饭的时候不要吧唧嘴,她吧唧的声音比以前还响。
……
图片来自网络
我说:“你不要看我背的包。”
朋友迅速看了一眼我的包,然后不解地问:“啊?什么意思?包怎么了?”
我说,刚刚,我跟你做了一个实验。
你原本是不会想到要看我的包的,可在我跟你说不要看我的包以后,你反倒看了。发现没有,人们通常会关注到的,是“不要”后面的词。也就是说,当我对你说“不要看我的包”时,你主观接收到的信息却是——“看我的包”。
“不要”消失了,它没有起到禁止的作用,反而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当你说不要踩水洼,实际上是提醒了孩子,那里有一个水洼可以踩出好玩的水花。
当你说不要打别的小朋友,实际上却提醒了孩子,强化了他打人的概念。
当你说不要吧唧嘴,实际上是提醒孩子,别忘了你有吧唧嘴这个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把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否定了,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否定成了我们最习惯的教育方式,“不要”成为我们教育中最常用的词语。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在孩子一次次的“对着干”中气急败坏。“不要”这个词,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他们“对着干”的始作俑者。
有效的教育,不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是直接告诉孩子要去做什么。你不想让他做的事,就要想办法让他忽视它,而不是提醒他。不恰当的批评,有时候也是一种提醒。
下雨天,你不想让他踩水洼弄脏鞋子,你可以直接告诉他:宝宝过来,我们大手牵小手,哇~下过雨的空气好舒服。
孩子立刻会像你一样来个深呼吸,嗯,不错不错。至于那个水洼…哪个水洼?没看见啊。
如果你家宝贝现在正处于打人阶段,那只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他还没有学会如何和别人互动。在大人看来,孩子是在打人,小孩子却觉得那和大人之间的握手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想让他快速度过这个阶段,就要直接教给他正确的交流方式,比如说,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可以说“你好,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一定不要一再批评孩子“打人”,或者叮嘱他“不要打人”。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吃饭吧唧嘴,你只需要用“吃饭的时候要保持安静”来代替“吃饭的时候不要吧唧嘴”。
虽然意思是一样一样的,但长期教育效果却会有天壤之别。
试试吧,用简单明确的“怎么做”,去代替“不要怎么做”,会有变化在你和孩子之间悄然发生。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启发,就点个赞再走嘛~~
相关文章
《读懂孩子的心理:不吼不叫我才听得见(上)》
《读懂孩子的心理:不吼不叫我才听得见(下)(方法篇)》
《摸准孩子的心理,他才能心甘情愿合作》
《读懂孩子的心理,你“偷懒”才能遇见更好的我》
《摸准孩子的心理,说一遍他就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