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志想法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丨《终身成长》

2018-09-27  本文已影响8人  思维之谜

先来看书中一个短小的故事:

儿子:哎呀,我太笨手笨脚了。

父亲:我们把钉子弄撒了的时候,不应该说这样的话。

儿子:那应该说什么呢?

父亲:你应该说,钉子撒了——我要把它们捡起来!

儿子:就这样?

父亲:就这样。

有孩子家庭的日常,孩子喝水把水弄撒了,玩具扔的到处都是,着急出去玩作业写的一塌糊涂等等。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经常是边批评边善后:

“总是这么毛手毛脚,就不能小心点”

“再这么乱扔东西,看我不揍你”

“作业都没做好,就知道玩,重新写!”

殊不知父母的言行,无形中塑造了孩子的思维模式,而不同思维模式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么什么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有哪几种?不同思维模式对人有什么影响呢?

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这本书运用大量的案例,解答了这些问题。书中讲解了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即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这两种思维模式对能力、才智、成功及失败等等的认知不同,进而导致了行为的差异,而行为的差异又带来了结果的不同,最终影响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现任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其本人也经历了由固定性思维模式向成长型思维模式专变的过程。

在意识到不同思维模式对人的重大影响后,作者进行了深入、持续的研究,《终身成长》就是作者数十年研究的总结。出版后进入亚马逊心理畅销书榜单,并获得了比尔·盖茨等名人的推荐。

书中不仅解析了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对人的影响,也提出了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法。

而作为一个老母亲,更关注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与固定型思维模式

这两种思维模式一个基本的不同,是对能力的认知。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无法提高的。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才智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努力学习和有目的的训练能够提升。

1、面对挑战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对一些五年级的学生,做过一项研究。

让学生做一些智力测验题。开始时学生们都很喜欢,但随着题目难度越来越大,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就不愿意做了,甚至为了逃避做题而撒谎说“这题您留着吧,我家已经有了”。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则越来越感兴趣,甚至问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您能写下这些智力测验的名称吗?等做完这些,我让我妈再给我买一些。”

这两种不同反应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对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当事情越来越有挑战性时,他们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害怕失去以往的成功,害怕自己显得不聪明,更害怕努力以后仍然失败,所以会选择退缩。

而成长性思维模式者则相反,他们乐于接受挑战,认为当下的聪明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成长。他们认为挑战越大,自己能力的提升就越大。

2、面对成功和失败

回忆一下,上学时,如果你的一门课程考了低分,你会怎么想,怎么办?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在研究中发现,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很自然会说更努力的学习以便提高成绩。

而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则认为,不必再努力了,因为考试成绩很显然,证明你没有能力,为什么还要努力呢?他们甚至开始考虑作弊了。

你看,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失败时,往往将失败这件事变成定义自己的标签,“我是个失败者”,“我能力不行”,“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他们没有意识到失败只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没有考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他们往往喜欢于不用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取得的成功。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并不执著于成功或失败,他们关注的是我有没有学到东西,能力有没有提升。

他们认为成功不是一种炫耀的资本,失败也不是定义自己的标签,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自我成长的烙印。

所以,能够在成功时保持谦逊,失败时选择接受,并寻求解决办法,以便下次更努力,去达到想要的结果。

总结起来,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更关注外在,我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够聪明、是不是天赋异禀。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更关注内在,我的能力有提高吗?我有成长吗?

了解了不同思维模式的表现,那么父母的哪些行为容易导致孩子形象固定型思维模式呢?如何做才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我们从书中梳理了父母常见的错误行为,并提出了正确做法。

父母错误行为之一:不当称赞——称赞孩子的智力或才能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进行过一项涉及几百名青春期学生的研究。

研究开始时,给学生十道很难的智商测试题。

在学生完成后,对一组学生赞扬他们的能力,例如“这些题你都做对了,你太聪明了”,我们称为能力组。

对另一组学生则赞扬他们付出的努力,如“你做对了所有题目,你一定很努力”,我们称为努力组。

在被夸奖以后,能力组的学生陷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因害怕失败,而拒绝有挑战性的新任务;努力组的学生中,有90%的人希望挑战新任务。

接下来,在完成新的难题时,两组学生都完成的不好,但能力组的学生认为是自己不聪明。

之后面对更多新难题,他们表现明显下降,即使给他们一些容易的题目也没有改善,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努力组的学生则认为,自己还需要更努力一些,他们不断练习更难的题目,表现越来越好。

最后,研究者要求学生写下自己做题的感受及得分,让其他学校的学生也了解这些测试题。

结果,努力组中有40%的学生都将自己的分数报高了。他们认为真实的成绩说明自己不够聪明,而这是一种耻辱,他们不惜撒谎来掩盖。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不当的称赞反而容易让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变得脆弱。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称赞,通常是针对智力或才能,而往往忽略了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比如:

“你真聪明,不怎么学习就能考100分”。

“你真厉害,一学就会”

这些夸奖,在孩子听来,潜台词就是:

“我学习不能太努力,不然别人就会觉得我不聪明”

“如果我学的慢,看起来就不厉害了,我不能学太难的东西”

当孩子习惯了这类称赞后,再遇到困难或挑战时,他们会担心:

“如果失败了,不就显得我很蠢吗?“

“如果这次考试考不好,妈妈会不会觉得我很笨?”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都会受影响,遇到有一定压力的事情时,容易紧张。会倾向于逃避难题,或者对难题假装不屑。

那我们是不是不能表扬孩子了呢?

正确做法:称赞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智力或才能

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取得进步时,我们换一种称赞方式:

“你的进步说明你真的为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我看到你反复阅读了材料,画出了重点,对自己进行测试。你的方法确实有效果了”

在这句话里,称赞了孩子的努力,以及为提高学习成绩而采取的措施。

这种方式,给孩子的信号是,如果我努力学习,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我的成绩就可以提高。

同样,当孩子画了一幅优美的画时,不要再干巴巴的夸奖说“你太厉害了”,你可以试着这么说:

“你这幅画上的小鱼栩栩如生,你平时一定观察的很仔细,跟我说说你怎么画的吧”

但是,如果一名学生学习也很努力、刻苦,但是成绩没有提升,该怎么办呢?

“我知道你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让我们一起深入的探讨一下,弄清楚你到底哪里还没有想通。”

或者说“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不同,你应该继续尝试,找到适合你的方法”

父母错误行为之二:面对孩子的失败——盲目“保护”孩子,掩盖失败

回想下孩子犯错或遭遇挫折时,你当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有没有表现的很焦虑?

书中讲了一个九岁小女孩伊丽莎白的故事。她第一次参加体操运动会,水平很高,现场表现也很好。

但其他女孩的表现更好,最后伊丽莎白没有赢得比赛,一条彩带也没有得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伊丽莎白的父母,你会怎么做?书总给出了五句话,其中四句如下:

1、告诉伊丽莎白,你认为她是最棒的。

2、告诉她是裁判的不公平让她丢掉了原本属于她的彩带。

3、安慰她说体操其实没那么重要。

4、告诉她她有足够的能力,下次一定能赢。

想一想,这四句话会对孩子传达什么信息?

第一句(认为她是最棒的):这其实是一句敷衍的安慰,对她的进步没有任何作用。

第二句(她受到裁判不公平的待遇):事实是她没有得奖是因为其他人表现更好,而这种责备他人式的安慰,就是在教会孩子推卸责任。

就像小时候,小孩子因为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以后,奶奶们的做法,“打它,打那个椅子,让我们宝宝摔倒了”。

第三句(安慰她体操没那么重要):这是教给孩子,当自己有什么事做的不好时,就去贬低这件事。

这也是推卸责任的做法,并不能教会孩子真正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第四句(她有能力):这可能是很多家长会采取的措施,鼓励孩子,你可以的,下次肯定赢。但关键是下次怎么赢呢?你并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办。

伊丽莎白的爸爸采取的办法是第五种,这里先不列出来,留给大家思考下,如果是你,你有没有其他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答案我会在下文揭晓。

正确做法:为孩子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需要的不是说教、指责及空洞的安慰,他们需要的是父母有建设性的批评或建议。上文案例中,伊丽莎白的父亲是这么说的:

“伊丽莎白,我知道你的感受。你对比赛寄予很大希望,而且拿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但依然没能赢,你一定感到很失望。

但是你要知道,你并没有付出100%的努力。有很多女孩练习体操的时间比你长,而且比你更努力。

如果这是你真心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要全身心地为此付出努力”

伊丽莎白听取了父亲的建议,花更多的时间练习、完善体操动作,下次比赛时赢得了5个个人项目的彩带,并夺得了总冠军。

我们分析下伊丽莎白父亲的话,他首先简要描述了伊丽莎白参加比赛的过程,并共情她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失望。

但父亲并不是单纯的安慰,他提出了建议,如果真心想要取得体操上的成功,就必须付出全部努力。

这个父亲没有盲目“保护”孩子,而是引导她直面失败,并教给她从失败中学习的方法。

父母错误行为之三:时刻评判孩子——给孩子贴标签

作为父母,常常习惯性的评判孩子。在小时候,想必都听到过父母类似的话:

“你不要哭了啊,爸爸不喜欢爱哭的孩子。”

“你怎么总是欺负妹妹,这么大了还这么不懂事。”

“作业怎么回事,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怎么这么笨”

很多父母认为这是在教育孩子。但这样的评判真的有意义吗?这会给孩子传递什么信息呢?

“爸爸觉得我是个爱哭的孩子”

“我就是不懂事的孩子”

“我很笨”

你看,孩子在用固定型思维模式解读父母的言行,并认为这些负面标签就是自己的写照。

一旦形成这种思维模式,他们看待很多问题都是从能力、才智上去解读,而不是方法和努力。

卡罗尔·德韦克教授问过一些孩子两个问题,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么回答:

问:如果你的父母因为你取得了好成绩而开心,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答:他们很开心,是因为看到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问:如果你一门课程没考好,父母想和你谈谈,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答:没考好,他们可能觉得我不聪明。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这样回答:

问:如果你的父母因为你取得了好成绩而开心,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答:他们开心,是因为取得好成绩,说明我在努力学习。

问:如果你一门课程没考好,父母想和你谈谈,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答:他们希望教我更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我以后能更好的学习。

父母对孩子标签式的评判,导致一个更严重的后果是,孩子在犯错或遭遇挫折时容易看低自己,而不是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可能会想:

“我就是笨,我做不好这件事”

“我没有别人聪明,成绩不好我也没办法”

不幸的是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已为人父母的80、90后身上仍然存在。

正确做法: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

也许你的孩子已经形成了固定型思维模式,那该怎么帮助他改变呢?

说教是行不通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从现在开始,为孩子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环境。

比如,晚上在餐桌前,一家人互相问问对方: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你有没有犯错,有没有从错误中学到了什么?”

“你今天努力尝试做什么事了吗?”

也许刚开始,孩子会有些抵触,那么父母可以从自己的工作说起,说说今天做了什么工作,遇到了哪些困难,犯了什么错误,自己是怎么想办法解决的,从中学到了什么。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经历,并引导孩子思考应对问题的策略。

当孩子出错时,也不要急于进行标签式的指责,你可以引导他回顾、分析事情的经过,并思考解决办法:

“你当时这样做的想法是什么?”

“你具体是怎么做的,能说说嘛?能不能说详细点?”

“我们来看看,哪里做错了,一起思考下怎么做会更好”

《终身成长》这本书中,分析了体育、商业、人际关系、教育等不同领域不同思维模式的很多案例,对比说明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弊端,及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优势。

成年人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一旦形成,改变很难,因此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父母应意识到,一次成功或一次失败,都不能定义孩子的一生。孩子难免犯错,难免遭遇挫折,父母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解决问题。

就像那个父亲说的,钉子撒了就把它们捡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