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宁向东:为什么分析“失败”更重要

2018-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荒木骏马

你好,欢迎回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这一周我们开启一个新模块:失败管理。今天,我们讨论为什么要花时间研究失败。自从卡内基开始,成功学便成了一门显学,但坦率地说,我不太相信所谓的“成功学”。我觉得,研究失败比研究成功更有意义。我认为:从成功中,我们看到的必然,其实都是偶然;而从失败中,我们看到的偶然,其实都是必然。

1.失败的必然

为什么这样讲?如果你花点时间,关注一下子小孩子学走路的过程,你会发现人们都是从失败开始起步的,从自己站不稳,到自己可以站稳;从依靠大人牵着手、才不至于摔倒,到自己可以独立行走。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脱离“失败”的过程。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呢?我觉得本质上,就是避免犯错误,从写字写不好,到写得好;从做事做不好,到做得好。所有的刻意练习,其实都是远离失败的练习。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换句话说,失败,是人类各种出发的“起点”。只不过,人在长大开始做事之后,我们往往会过多地注意到走在自己前面的成功者,而不自觉地会忽视身边的失败者。这只是因为失败者,会成为落伍者,连同他们身上的宝贵教训,都被我们忽视。

今天的课,我只想传递一个自己的认知,就是:我们实在是应该把一部分精力,从成功者身上移开,转向那些失败者。我坚信:研究失败者身上的失败逻辑,非常重要。复制成功者的所作所为,不一定会让你更成功,而避免失败者的做事套路,将一定会增加你的成功概率。

前几天,一位投资人所谓“不投资60后”的事情,在网上发酵了许久。我没有兴趣掺和这个争议,我也没有看朋友发给我的视频,时间太长,我怕浪费时间。我只是关心,为什么50岁之后,开始创业的人那么少,而成功者更少;为什么年纪大的人,创业多数都失败了?这背后一定有某种共通的逻辑,我就是想知道这个逻辑是什么。

毫无疑问,研究雷石东这些老年创业成功的案例,意义是非常有限的。因为雷石东的那些成功经验,事后看起来好像都符合逻辑,充满了必然性。但是,在原来的场景下,雷石东能够选择这样做,实际上完全是偶然的。而研究那些失败者,则有助于我们看到失败的必然性。每一个失败者都有他的特殊场景,但是,这些特殊场景的背后,却包含着大量的共通逻辑。

比如,年纪大的人,他们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不断下降。据说,人的年龄每增长5岁,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就会打一个对折。我在文稿里有一个图示,是关于年龄和人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请你听完课,自己看一下。如果一个人在25岁的时候吸收知识的能力,我们定义为1,那么,之后每过五年,这个能力就会打一个对折。于是,到了60岁的时候,一个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会降到25岁的1/128。

坦率地说,如果我是25岁,你和我讲这个变化关系,我肯定不会相信。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年龄状态、身体状态都很强,不可能让我感受到会打折如此之多。但是,年过五十,我肯定会相信确实是会打许多折,因为年龄到了,有了亲身的体会。你现在告诉我,我学习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只有25岁的1/40了,我真的会信。现在,就算是我觉得自己是个超人,没有常人下降得那么厉害,我觉得至少也下降为原来的1/20了。

有了这种认知基础,我们再去看那些老年创业者的失败案例,我们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失败者都是犯在自以为是,吸收新知识慢,思想僵化的方面。所以,如果不能够在团队中有更多可以直接消化新知识的人,不能塑造出更好的消化新知识、处理新知识的机制,老年创业者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而作为老年创业者,认识到了这种必然性,自己能够努力解决这种必然性,并且能够让投资人看到自己是可以解决这种问题的。这就可以突破导致失败的一个瓶颈问题,使失败分析有了意义。所以,当我看到了那个所谓“不投60后”的说法之后,即使朱啸虎真的说了类似的话,我觉得其实也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50岁之后创业成功的风险确实很大,无数的失败案例,以及背后的逻辑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2.复盘“最坏时刻”

除此之外,研究失败案例的另外一层意义,还在于深入地研究失败,就好比是在经历一个人的“最坏时刻”。其实,真正决定很多事情成败的,不是风平浪静时的一些常规做法,哪一种处理更有效率,而是当一个人处理“最坏时刻”的时候,哪个招法就是败招。经历100个普通决策的借鉴价值,都不如经历过一次“艰难时刻”,搞清楚一次“为何会出败招”的逻辑。

过去,我有幸教过一些优秀的运动员。他们很多人都是世界冠军。我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告诉我:真正让一个人得到能力提升的时候,不是顺境,而是逆境。赢十次,不如输一次。胜利的时候,让人更多地感受到喜悦和风光;而失败,才能让人真正学到东西,让人正视自己的不足,让人学习识别和处理关键细节。他们对我说,很多时候,真正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大彻大悟,让一个人脱胎换骨的,就是一场惨败。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亲历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但你依然有机会从研究自己亲历的小失败,以及研究别人的大失败案例中获得体会,收获成长。我在文稿中画了一个“失败因子”的发展逻辑,你课后可以参考一下,也许会有一些启发。

失败的发展逻辑

3.失败案例:凡士通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个案例。从1908年开始,凡士通就开始为福特汽车生产轮胎。对于普通的美国人,凡士通和福特这两个人、两个品牌,就应该是一个词。80年代,泡沫经济中的日本人最有钱,买下了凡士通,紧接着出现了四十几起轮胎爆胎的恶性事件。这就像我在图示中所画,开始出现了“失败因子”。这些失败因子虽然还没有力量让凡士通崩盘,但是,它们却像种子一样,长在了培养基上面。

凡士通轮胎的事故照片

后来,失败因子成长的条件逐渐具备。1999年,顾客不断因为爆胎对福特汽车进行投诉,同时死亡人数超过100人。面对公众的压力,福特公司要求凡士通进行调查,凡士通的调查报告直到6个月之后才姗姗来迟,而且,报告明确地说,自己的轮胎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福特汽车自己。

凡士通对公众发布报告说:福特汽车为了让驾驶者有更加舒适的操控感,它所生产的“探索者”完全是按照最小胎压值进行设计,正是这个设计上的低标准导致了汽车对于轮胎的过高胎压,在极端的情况下导致了问题。凡士通给外界的印象,就是它坚信责任不在自己身上。为了更明确地表达这一诉求,凡士通于2001年决定,不再和福特相互推诿,而是在北美市场上停止向福特供应轮胎。

我认为,“向福特断供”这个行为,就预示着失败的种子显性化,超过了临界线。事实上,只要是做轮胎的企业,没有哪个企业可以离开车厂独立发展,更何况是离开了福特这样的大车商。所以,凡士通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自断后路。本来,如果凡士通在危机公关和联盟合作方面做得好,会和福特实现双赢,根本就不会有固特异后来那么大力度的崛起,以及普利司通的一统天下。

今天的课,我们不在凡士通这个案例上花太多时间就事论事,我们想做的,是通过一个例子对失败因子的成长逻辑做一个解剖。我个人觉得,凡士通的“失败因子”就是在自说自话的过程中加速生长。因为过去一百年间,没有一个轮胎厂商可以跳过汽车厂商直接和用户进行对话,甚至可以把汽车厂商踩在自己的脚下。当时的很多业内人士都看不懂凡士通的打法,他们认为,凡士通应该和福特汽车携手合作、共同面对危机,而不是在公众的众目睽睽之下,互相推诿。

后来,学者们复盘这个案例,认为有好几处关键环节,都存在着阻止“失败因子”漫天生长的机制。但不知为什么,这些机制统统都失灵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后来的学者提出要从失败因子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干预和限制。据说,每一件大的失败,都有29个中型失败因子与之相对应,而这29个失败因子的后面,则会潜伏着大约300个更为微小的潜在因子。所以,必须要不断减少失败因子繁衍的温床,将它们牢牢地掌控在不至于引发危机的范围之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