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0515/速记——读《组织诊断:六个盒子的理论与实践》
随着阿里的被神话,六个盒子也流行了起来 —— 并不意外的是,翻译者也是阿里从业经历的。
前几天翻看了一下,虽然是上世纪1978年的著作,但很多内容并不过时;而且很多内容,应该可以随时拿来用,值一回票价了。
什么是六个盒子?是通过六个维度来进行组织诊断:
今天主要写一写前言中的亮点,是翻译者作为实践者的思考:
在六个盒子里,关系、激励和领导方式更关注组织中的“人”,而目的、结构、帮助机制更关注组织中的“事”。其中目的,被置于首要地位。
翻看全书,也能看到作者深受德鲁克的影响,组织的目标很重要 —— 从翻译者的实践来看:
六个盒子里的目的是指广义的目标,包括公司的使命、中短期目标等。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把“目的”替换成“客户价值”,通常可以引发团队的深入思考。使命可能离得太远,目的显得把人过于工具化,但一个组织在为什么客户创造什么价值,这个价值是否被客户认可,是否有证据表明客户认可,通常可以帮助团队把视角从内引到外,关注到存在的意义。
金句:目的显得把人过于工具化 —— 我的经验也是如此,过于目标导向,就是没有人味儿。
关于正式组织 vs. 非正式组织:
在组织内部,韦斯伯德更深入地把“非正式组织”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前置做了介绍,这也给大家一个启示。在你查看每个盒子的时候,都要关注到“是什么”和“实际上是什么”之间的不同,既要关注组织的显性系统,也要关注隐性系统。
这是说:
- 从事的角度,要思考为什么现实和规章制度之间有差别;
- 从人的角度,就是要关注中国人说的小团体。
最后来看看领导力:
我认为领导力这个词过于泛滥了,人们很难理解它到底是代表什么,所以本书采用领导方式的翻译。
领导方式,有lead by example的意思了。
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代表了权威,而权威在东亚文化里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在做组织诊断和组织干预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管理团队。
如何关注?可能要先诊断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本身也是一个组织,你可以使用六个盒子对管理团队进行诊断,通常管理团队的有效性和团队的有效性是成正比的。
这个说的比较文雅,换个说法就是:“问题出在前三排,根源还在主席台”,或者“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 —— 改变一定应是从上到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