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笔记
7.24教育行走笔记
上午:
古筝演奏+诗词朗诵《渔舟唱晚》
2.张延银:《世界就是一间半书房》,小镇青年(刀哥语:小镇书生)
相信。发生……
温州的城市书房与市图书馆打通。
浙江仓南半书房,城市文化客厅。
读书,音乐,艺术,宗教,哲学,都值得深入研究。
资中筠先生,八十几岁,白发苍苍,精神矍铄。人的品质,体现在众多的细节中。
2.王绪溢:《从看懂AI到认清基础教育的未来》。
ChatGPT,人工智学,只是一种语言模型。(人类,推论模型)。
刷题,该刷的题(适性练习)
01从一个研究说起,王博士三十年前的硕士研究生研究论文,以学生学习打字为例,以图形(曲线图)的方式,了解学生打字熟练程度与时间的关系。
02人类智能vs人工智能。
人类大脑,人类神经元,树突,输入与输出。(靠化学)
人工智能,深入学习,多层,靠数学。
03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与教。
三年疫情的影响。美国中小学线上教学模式,数学、阅读等成绩大幅下降。
课堂学习,教师明确的指令,学生学习思考后完成!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小组合作,学生互相教。如有全对或全错的小组,调整小组成员,让讨论成为可能。
AI助理,提醒老师下一步该怎么做!
3.李明星:《数字心理赋能教育》
刀哥有话说
①武士带刀,侠士带剑。明霞仗剑走天涯。
②经典,跳来跳去的校长。主动拥抱人工智能。
张文质老师简单点评三位老师,颁发感谢状!
4.黄胜利:从全人教育计划看新一代教师的使命
伊顿教育赞助营服!
下午:
1.北师大附属大亚湾学校卓越老师表演。
2.优秀教师分享
①福建陈秀玉老师
②湖南刘霞辉老师
乡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教师
a.生活仪式感,过集体生日
b.大转盘,奖励学生
③甘肃赵健汝老师
“若有缘,终相见”(谢云)。
教育的勇气来自哪里?源于热爱。
“大美语文工作室”。
“行走拓宽视界,读写重建心灵。”教育行走。
④山东泰安佟生。三个一活动。
学生每天写100字,老师写1000字。学生练一个字,老师写一首诗。
①发红包,想办法鼓励家长给孩子买书。
②组织策划学生新书发布会。
③老师大量读书,参加教学能手大赛,写大量的读书笔记。
⑤广东东莞 朱亮 预热的分享不容易。
⑥河南渑池吉慧芳
准备,制定计划出行,准备行李清单。
所有的准备都是一种经历。
有些事情是偶然,也是必然。
①虚拟好友变真实。②未来学校在哪里。③想成为什么人。
⑦张诗蕊:家庭教育,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读写的重要。
上台讲话仪态大方,思路清晰,感受表达明确。
⑧分享者,长者61岁。“中国教育的脊梁”。 2018年基础教育全国一等奖获得者。
“读好书,览山川,交高人。”
主报告:张文质,2022-2023,我的个人教育词典
关键词句:
“五年前的某人,五年后还是这样。五年后,我已不是原来的我。”
“当我预言都实现的时候,我很难过。因为这不是喜剧,而是悲剧。”
“吊诡”。
假期,孩子先睡够了,玩够了,再学习。回到儿童本位来思考。
父母读书,就是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
章建渝,上海人,(毕业于华东师大,美国),儿子在满世界玩。
每个家庭培养孩子的理念不一样。
温泉公园,坐在石椅上,拍树,鸽子。好奇心。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世界文学中一篇《偷听别人谈话的乐趣》。
“认识一个人,可能会打开一扇门。”
我们走了很远的路,才遇见一群重要的人。
黄克剑先生,哲学学习小组。好奇心驱使去参加活动。
生命化教育,开启。
我选择一条不同的路,但我很快!!!
疫情发生,宜在城里生活。战争发生,宜在偏远乡村生活。
②“警惕学校”。与其批评教师,不如帮助教师。与其投诉学校,不如改进学校。关心者,合作者,促进者。
③家庭作为一个解决方式。家庭存在的“伦理危机”。“单向度”的家庭。“失血”与“失控”的家庭。
“失血”,即没有生机。
“失控”,没有管理。
④儿童数字时代的活命哲学。
活着,健康的活着,快乐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
健康的孩子应该是:皮肤黝黑,牙齿洁白,眼睛明亮,浑身有劲。
培养孩子:易于领导,善于合作,勇于担当,乐于奉献。
我随身携带着自己的小型图书馆。
a.你离开“体制”能不能活?
b.你说教育的时候能说什么?
c.你用的词汇都是谁的词汇?
d.你身上能贴多少个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