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共赏读书

【读书笔记015】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2019-02-09  本文已影响1405人  阮新宇
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内容概述

WRAP决策流程的核心就是促使你将自动聚光灯转为手动聚光灯,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拓宽选择空间”,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在做出决策前,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做好出错的准备,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文章剖析

避免有效决策的四大思维陷阱:

  1. 思维狭隘:我们倾向于将选择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中,以二元化的简易思维看待选择
  2. 证实倾向:我们往往习惯于对某种状况快速做出判断,然后找到支持我们判断的信息
  3. 短期情绪:面临艰难抉择时,我们的情绪也会夹杂其中
  4. 过度自信:在猜测未来的时候,我们只关注手边的信息,然后从中得出结论,我们对自己的预测太过自信

一个正常的决策过程通常包含四个步骤即WRAP决策流程:

  1. 面临选择(思维狭隘限制了你的选择范围:拓宽选择空间
  2. 分析选项(证实倾向是你搜集利于自己的信息: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3. 做出选择(短期情绪常使你做出错误判断:在做出决策前,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
  4. 接受结果(你对未来的走势过度自信:做好出错的准备

WRAP决策流程的核心就是促使你将自动聚光灯转为手动聚光灯。你将不在依靠那些引起你注意的东西做出决定---本能的感情、利己的信息和过度的自信等---你开始谨慎的关注更有决策性的因素:我们忽视的选项、抵触的信息以及疏忽了的准备工作。

拓宽选择空间

1. 避免思维狭隘

要或不要,能或不能,你的选择只有两种吗?

我们要学会不信任“是与否”式决定。每当你看到或是听到那几个字时,脑海里就要响起警铃,提醒你思考自己是不是陷入了思维狭隘的误区。

犹豫不决时,请分析机会成本。我们在开始做每个决定之前都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放弃了什么?利用同样的时间和金钱,我们还可以做其他什么事情?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忽视其他选项,你就不会考虑它们,通常,你无法察觉自己正陷入思维狭隘之中。

消失选项测试:丢掉现有选项,你还能想出新的可能性吗?

2. 多目标追踪

从不同角度,同时考虑一个以上的选项。不断的寻找各种选择,直到你至少有两个心仪的选择,同时要小心虚假选项,避免选择综合症。

预防心态(避免消极结果,谨慎)和进取心态(追求积极结果,热情)。这两种心态都是有益的,在生活中考虑不同的决定时,我们需要在这两者之间转换,混合心态,争取两项都选,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3. 借助外脑

咨询解决过同样问题的人,当你可以从世界上丰富的选择中进行挑选时,为什么你非要自己提出想法?

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1. 克服证实倾向

魔鬼代言人,务必听取反面意义。我们在做高风险决定时,要有一定的质疑精神,避开那一瞬间受到挑战的不适感。

学会提问,探究性问题还是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能显示出发问者是自信而有经验的,当你试图从销售员,招聘人员和别有用心的员工等想糊弄你的人那里获得信息时,探究性的提问方式就能发挥作用;如果发问者已经是一个专家,在权利地位明确的情况下,比如上下级、医患关系等,如果采用探究式问题,会显得咄咄逼人,使得对方拒绝配合或者过于迎合,此时应该使用开放性问题。

使用假设法进行批判性思维,假设积极的意图,是我们用更加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他人的行为和言语。

三种对抗证实倾向的方法:

因为我们会自然地寻找自我证实的信息,所以我们需要训练自己去考虑相反的情况。

2. 缩小放大

我们对“一般评价”的信任常常会超过我们的直觉,但还不够相信(比如度假村的评论)。

内部一件即我们对自身所在的特定环境的评价。外部意见即在类似于我们这样的情况下,事情通常是如何发展的。外部意见更为精确,但绝大多数人会向内部意见倾斜。

如果你无法为自己的选择找到基本比率,那就去找专家。专家们擅长评估基本比率,但是在预测方面却不行。

特写可以弥补外部意见所缺少的内容,为了得到更好的信息,我们应该将外部意见和特写相结合。

3. 尝试

尝试提供了一种方法---一种探索现实而非预测现实的方法。

尝试等于做小实验以测试我们的理论,我们不是直接投进去,而是先试深浅。尝试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我们在预测未来方面做的很糟。

尝试在需要做出承诺的情形中,不能使我们达到预期效果,反倒容易成为放弃的借口。

在做出决策前,留出思考的距离

1. 战胜短期情绪

瞬时的情绪诱使我们做出那些从长远来看是坏决定的选择。在冲动决定之前,先暂停一下,留些距离进行判断,使用10-10-10法则:10分钟,10个月,10年后,我会如何看待此刻的选择?

小心认知偏见,曝光效应(人们会对自己更熟悉的东西产生偏好)和损失厌恶(相较于收益带来的快乐,损失带来的痛苦更大)。这两者相结合的结果就是维持现状偏见。如何避免?留出距离,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的继任者会怎么做?

解释水平理论:离问题越远的人越能参透本质,从观察者的角度看自身所处的情况,做出好决策。

我们给他人提建议有两大优点:它自然的会把最重要的因素放在决策中的优先为之进行考虑,而且它还弱化了短期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在帮助我们打破决策僵局时,最有效的提问可能是:如果面临这种情况的是我最好的朋友,那我会告诉他如何去做?

2. 尊重你的核心重点

精简次要事项,专注于重要事项,将核心重点视为行动纲领,而非仅仅支持那些一般性价值标准是很重要的。目标不是消除情感的影响,而是尊重那些重要的情感。

一个令人苦恼的决定常常是你的核心重点遭遇冲突的时候。你长期的情感价值、目标和志向是什么?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要建立什么样的组织?

为空出时间来时间我们的核心重点,我们必须对不太重要的事情发起攻势。比如停止做的事情清单,每小时提醒自己是否在做自己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做好出错的准备

1. 预防过度自信

未来不是一个点,对结果进行最佳和最差的预期,采用区间来预测未来。缺乏区间思维时,我们的聚光灯将会定位在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最佳猜测上。

在为最差情况做准备时,采用事前分析;在为了最好情况做准备时,采用预演;为了应对无法预见的结果,采用安全系数。

通过区间评估---同时对逆境和成功做出预期和准备---我们可以预先做好有利于自己决定的布局。

2. 设置一个止损点

在生活中,我们会自动进入自动驾驶状态,将以前的决定搁置一旁,不对其进行检查。止损点,作为一种信号,会在最恰当的时刻令我们清醒过来,强迫我们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或者做一个新的决定。在变化缓慢进行的时候,止损点尤其有用。

受困于自动驾驶状态的人可以考虑最后期限和隔断,更多的是可以使用预警信号,而预警信号是通过模式识别的,而不是由明确的日期、度量和预算所确定。

止损点可以让冒险行为为提供一个安全空间,他们规定了冒险行为的上限,使你的精神获得平静,直至碰到报警。

3. 决策流程的公正性

群体做出的决定有一个额外的问题:他们必须被人们视为公正的决定。

讨价还价,直至各方都可以接受最后的选择,有助于形成被人们视为公众的决定,讨价还价开始时会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它会加速执行的速度。

流程能够提供信心,对于一个流程的信任使得我们可以冒更大的险,做更大的选择。

行为指南

决策过程流程化,然后针对每一个节点制定对应的措施,给自己的决策过程制定一个流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