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语文字゚灵感💋房产小百科

“我可是吃炸灌肠长大的!”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冯叔趣看房

​“胡同是狭而长的。

两旁都是用碎砖砌的墙。

南墙少见日光,薄薄的长着一层绿苔,

高处,有隐隐的几条蜗牛爬过的银轨。”

——老舍

北京的四合院,

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莳花置石,

爱的是海棠树、石榴盆,大缸养鱼。

清晨是老爷爷的爱莺鸣啭,

中午是伴着蝉声的叫卖,

下午时分,

几个举着北冰洋桔子汽水的孩子王玩叠牌,

夜晚就温暖安静下来,

天籁四起。

那时,生活是老舍笔下护城河,风吹柳。

是京味电影中的湛蓝天,鸽飞舞。

摇滚歌手挎着吉他:“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面,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那地方,那些人

这块被旧时光爬满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被冠以“芳”名——芳古园,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

1985年后,这里改名为方庄,原因是这里曾有明末重臣方从哲的故居。

方庄作为北京首个现代化住宅区试验田,曾是90年代首都“富人区”的代表。

著名画家吴冠中就住在芳城园。作词家乔羽和很多歌手、运动员、相声演员都住在这儿。

相信很多跟我年龄相仿的人都记得,蒲黄榆华润附近有一家麦当劳。在我们心里,就是这家麦当劳,用回忆的方式,永远的打败了肯德基。

沿蒲方路一直往西走,各色美食样样俱全,很多老字号,风味不减当年。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北京昔日的旧影已逐渐远去,那些“能”人,搬离了这里,但新的时代内涵,驱散不了旧日那浓韵的京味。

繁华日盛,旧景不再

曾经灰墙灰瓦的胡同,和异彩纷呈的市井民风被林立的摩天大楼取而代之。

二环内的生活俨然变成了是醇熟繁华的核心商圈,是文艺地标乍现的潮流时尚。

即便北京城市的版图不断扩张,但仍然抵不过内心渴望“回归”二环生活的主张。如何界定二环内的生活?这就要从一条路说起。

北京二环路,1992年9月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速环路。

这条路作为北京城市生活的核心地标,沉淀了风霜与历史,勾勒了潮流与繁华,圈定了便捷与舒适,已成为古都风韵与现代都市的交融之处。

住在附近,虽会觉得稍显逼仄的街道已历沧桑,但经过时间洗礼后留下的便利却无可比拟——密集的轨道交通、城市道路,各大成熟商圈簇拥、顶级医疗机构云集、教育资源丰沛。这些树立在地段资源之上的价值,让城心地带尤显稀贵。

自2012年3月,北京正式发文,三环内不再新批住宅用地。

如今,北京的四环以内,已鲜有新房供应。

内城每一席居住更成了“限量版”,能在二环附近安家、生活,已弥足珍贵,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

皇城脚下,贵地新生

从龙潭湖公园南走800米,是首开·璞瑅公馆的居住区域。

项目地处城市核心,位于丰台区左安门外,大概位置在二环向南约500米。向西为天坛公园、陶然亭公园;项目腹地约27000㎡浓荫园囿,整体绿化率高达68%。

从基本定位上,首开·璞瑅公馆是一个改善型的居民小区,回归生活是其主题。

住宅附近有两所百年老校融合而成的皇城根小学北京四中,中央音乐附中、红黄蓝双语幼儿园等教育资源林立左右;

距中医药大学附属三甲东方医院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乘车5-20分钟即可到达同仁医院、肿瘤医院、协和医院等重点三甲医院。

附近有多家购物商场及大型超市,到达崇文门、CBD、东单约15-20分钟,西单、金融街约20-30分钟,无论是工作还是圈层生活都能够更轻松、高效。

作为同时拥有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绿化等全方位资源优势的现房,首开·璞瑅公馆,可以说是内城区域不可再生的宜居大盘。

从住宅规划看,7-10层低密板楼考究格局,社区内没有配件设施,尽显圈层纯粹;从户型使用上看,约240平方米平层四居大宅轩阔空间,是首开·璞瑅公馆最具特色和优势的。

南北通透两梯两户专属尊崇配置,给予居者舒适尺度空间,出行荣归,从容有度。

宽阔客厅,承载四世同堂的欢乐;主卧私密套房,阔境尺度,延伸生活的宽度。

这样的住宅,在居住感受上,既有老北京的闲适与清雅,雍容与大气,更体现了新北京的朝气与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