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
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任何民族,如果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没有任何特色,就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失去地位,同时也在国际政治中失去影响力。不过,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保留。保守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守。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创造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到近代社会,从儒家文化到诸子百家,从汉族到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等等,传统文化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院长说过,近百年来,我们和传统文化存在隔膜,但传统文化依然作用于我们中国人,依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只不过没有得到很好的承传。现在,我们重提传统文化传承,等同于重新连接与传统的血脉关系。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找到现代和传统对话的共振点。寻找对话的共振,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传承传统文化,不要把传统当作铁板一块,不能认为传统的东西都可直接搬运,要分清传统的精华和糟粕,比如缠足、纳妾、穿长袍、选族长等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民主观念和现代人的价值观念。
二是,传承传统文化,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要实现对接,才有助于促进现代生活。比如说,传统文化很注重人伦关系,注重情感联系,注重生活情趣,注重家庭本位。这些价值观念我们应该重启。家庭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生活空间,它作为情感纽带、价值纽带,对于人的成长,对于人的生活,影响深远。家庭给予人的情感关怀,凸显个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其存在的价值不容轻视,应该得到重建,应该高度肯定。实现传统家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家风家教教训的重塑就显得必要且急迫。从这个层面上讲,回归家庭伦理本位,是实现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的有效对接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反,如果对接不好,影响也很大。比如教育,教育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选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摇头晃脑地不讲方式,不分青红皂白地填鸭式地背诵四书五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内容,效果往往南辕北辙。学习传统文化不能盲目拷贝传统文化所有东西,结果得不偿失。如此学习也无法促进学习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无法实现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的价值转化。传承传统文化,不是拷贝传统文化,而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服务当下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提升现代文化水平,为中国人的现代化提供传统文化的有效力量。
本文由丝路农情网传统文化版块搜集整理,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