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反推:给你一条休息策略,让你远离头晕脑胀、精神恍惚19.12
看题目,提问题。
1.生活中,是什么导致我们头晕脑胀、精神恍惚?
2. 这条休息策略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合理饮食吗?
3. 除此之外,还可能有哪些方法呢?
固定开头+破题。
开头说明书名《高效休息法》。
介绍作者是耶鲁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博士久贺谷亮。点明观点:日常生活中,有些疲劳是根本没法消除的,因为带来疲惫感的不是身体,而是大脑。关于疲惫大脑的三个认知:疲惫的错觉、永动的DMN和大脑按摩术。
分析:亮出作者是医学院精神科大神,提出书中三大认知。
逻辑结构:作者是xxx(职业+姓名),在书中提出xxx(观点)。
每个章节的逻辑结构。
日常举例,生活中我们常有疲惫感,无论是生理补觉还是物理汗蒸、按摩,依然疲累不堪。不是工作、生活压力所迫,也并非休息量少。究其源,是大脑累了。大脑为何会累呢?
分析:正文开篇设置场景,引起读者的共鸣。“累的不是身体,而是大脑。”让读者产生好奇:大脑为何会累呢?
我们认知上的“休息=让身体休息”正确吗?那为什么在尝试各种方法,让自己好好放松身体后,大脑还是容易想这想那,专注力仍旧弱呢?就是因为疲劳来自于大脑。
分析:从大众认知讲起,然后举例推翻,形成“疲劳来自于大脑”的论据。
因为生活压力大,大多数人都身兼多职,或就在同一个岗位上,也常需要同时去处理几件事情。那是不是放空大脑=休息大脑?倒也未必,越是放空大脑,越容易有杂念。做个比喻,就像是人们在空闲时间喜欢聊八卦,大脑放空时间=大脑八卦时刻。
本章小结:
开篇设置场景,说明累的不是身体,而是大脑。由日常认知上“休息=让身体休息?”讲起,继而举例推翻,总结“疲劳来自于大脑”。而且“大脑放空时间=大脑八卦时刻”,大脑在放空、溜神期间,也并不是在休息。
逻辑结构:
设场景,得结论,再举例,接着总结。最后补充,大脑放空时也并不是真正在休息,只是人们的疲惫错觉。
提出大脑是“大功率发动机”的说法:大脑重量仅为体重2%,却消耗身体20%能量。
分析:回顾书本前文内容,继续解读。
大脑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是在预设模式网络(DMN)。DMN会在大脑没有执行意识时自行运作,占了大脑能量消耗的60%~80%。就像是汽车挂空挡,没发车,但在耗油。所以即使人在发呆、放空状态,大脑也是在不断地消耗能量,并未得到休息。只是放松身体,没有放松大脑,疲劳感是一直存在的。也就容易出现“当你身体感觉筋疲力尽时,其实大脑往往已经先疲惫不堪了”情况。
分析:提出专有名词DMN,用车挂空挡做比喻,通俗易懂。
本章小结:
把大脑看成是“大功率发动机”,提出DMN,即大脑在没有执行意识时,也在消耗能量。虽然身体放松了,但大脑的疲劳感还是存在的。
方法:遇到要解释专有名词时,在第一次的解释后,可以运用打比方的方式,让读者能够轻松阅读。
对未来的焦虑和纠结于过去,是影响专注力的主要因素。这时就需要一套大脑按摩术,来集中注意力。
大脑按摩术分四步:摆正姿势-控制感觉-注意呼吸-消除杂念。每天练习5分钟就够了,可有效减轻压力、提高专注力等。
分析:分四步骤说明大脑按摩术,同时提出练习时间和效果。
本章小结:大脑不可能完全得到休息,那就学会大脑按摩术,慢慢舒缓压力,提升注意力,甚至改善生理机能。
逻辑结构:
分步骤介绍大脑按摩术-每天用时-效果说明。
大脑压力得以舒缓,身体才能根本上得到放松。平时要多留意大脑。文末同时附上参考书目。
大纲
收获
解释专有名词时,在第一次的解释后,可以运用打比方的方式,使文字通俗易懂,让读者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