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理财
一、为什么想学理财却没有行动?
剖析下自己的心理,想学理财为什么以前没有推进,主要是觉得费时间,与其有这个时间,不如去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但是你要知道,生活中就是有些事情需要你去付出时间精力对待的。
这种事情是真正重要的,有成果的,可以带来复利的,比如锻炼,比如持续学习,比如学习理财。这就是你需要花时间的地方。做这件事之前,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办这件事。人生的大厦就是这样一步步踏踏实实付出时间和精力做重要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二、“哈佛教条”
理财方面有个有名的说法,叫“哈佛教条”,具体内容是,对于任何人而言,无论每月的收入时多时少,一定要先存下20%,再花剩下的80%。
三、两种思维
一种是先存钱,然后花剩下的,另一种是先花钱,然后把剩下的存起来。没做过的人看似没有区别,但真的那么做以后,区别真的很大。
四、储蓄
养成储蓄的习惯是理解理财必须要跨的第一步。人必须要有财才能理 ,但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对于大部分人,学会储蓄才是最先要做的事情。对特定阶段的人来说,少买一个Iphone,少买一个包包,少买一件衣服或者一双球鞋,对储蓄的增长可能要远比每天研究股票或者投资来的更明显。
对于大部分人,哪怕收入不高,相信每月少花20%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更多时候我们不愿意存钱,其实是看不起每月存的小钱,其实,这样的算计不仅仅只是表面的大钱小钱的问题,更深层次是人生的机会成本的问题。相比于月光族,那一点看似不多的储蓄带来的不只是表面的金钱数字,重要的是它还可能是一次摆脱现状的机会。
忽然发现,我需要的是储蓄的支撑,
比如1万在需要的时候能支撑一个人辞职1年,而这1年对这个人来说可能改变一生。可连1万储蓄都没有的人,很少会去想脱产不工作,甚至甚少去想换一个自己真正热爱的行业踏踏实实从底层重新开始这种事情,失业以后一定会焦急地寻找下一份工作,即使这份工作极有可能完全不适合自己。
10万可能是一套房子的首付,对于一个没有储蓄的人,是不可能去想着买一套上百万的房产的,因为连基础的首付都没有。
100万可能就会让一个人开始时不时思考创业和投资的项目,思考成为某个牛逼同学的创业合伙人是不是靠谱这样的事情,思考作为一个普通工薪阶层是不可能去想的事情,而这些就是机会成本。
所以我当前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学习,就是要严格执行储蓄计划,花时间和精力学习理财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