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美文国学与传统文化奇诗趣文

中国~~我的信仰

2017-09-03  本文已影响50人  历史的转折

杂谈:千年藏密,今揭“中国”二字

文/历史的转折

      汉字主要是以象形为主,自仓颉造字以来,中国这二字就基本沿着他的基本外延定型了。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内涵呢?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实是个从文明进步到落后挨打。有重整旗鼓到自立自强。

        在中国有少数一些人,他们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造成了中国国人的忧患意识

1、从“中”字说起,“中”是由一个小口和一个1字组成,那个1字是代表一双筷子并拢在口中央。所以,中国人的见面见面常常以“你吃了吗?”为问候。现在时代发展了,口袋里的钱多了些。又以“我们聚聚,吃个饭。”来表示自己对他人的邀请,拟做示好。自今国人仍以“吃”为主。

2、 “中”又暗示人性器皿繁衍,所以中国人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人口位于第一。

      从“國”再说起,

1、最早的“國”,后来简写为“国”。大口中的“或”,不作为(指代物或代人),没有特指。在“是”与“非”之间,没有特定的判定。

2、后来简化为“国”字。大口中为“玉”,取“玉“字,以明朝的大都,现在的北京紫禁城旁的玉带河名称中的玉子开头。玉笔画为5笔,古代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以象征地大物博,永远兴旺。

3、显而易见,中国的“国”,是地大物博。“玉”代表宝藏,国家的宝藏要保护的意思。“玉”又引申为利。当利被利益驱使攥为私利时。会使国家岌岌可危。

4、自秦朝开始建万里长城,到清朝入关开进长城内,象征性的长城并不能保护老百姓平安和祖国矿产被掠夺。国家也不能再等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御外来侵略”

5、一个国家的取名用名,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命运,是一个千秋大业的问题。

结论:信仰无国度,文化无国度,但疆土可跨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