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快到清明,雨水不断,气温回升,走不了几步浑身是汗,空气里都充满了闷热感。
今天看到有人提问,日报完全不知道怎么写应该怎么办,博主答,就把每天做的事写上,不用长,几句话也可以,如果还是没头绪,可以向领导长辈请教下,若搜肠刮肚实在无话可说,那就是工作本身的问题了,要么在混水摸鱼,要么就是重复工作无效率。
说到这里,就想到经常挂在嘴边的,人生的一切发展都靠复利,这就是为什么不要做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打螺丝的技术再好,日复一日并不能使你的技能升级,长此以往没有积累,而人的年龄增长后,时间是贬值的,假如不能创造复利,那以后的发展也只会日加落寞。
今天还有一个启发性的观点,来自一个很推崇的博主,正是受他影响,我决定践行马拉松式记录,看自己能创造多少数字。
博主说到奴隶与思想的关系,仔细思量,竟然跟前面打螺丝的观点不谋而合。
说到这个观点,我就要反思下自己了,由于经常奉行,好读书,不求甚解,导致虽然看的多,但实际记住的并不多,更遑论实践了,也就是说,在我想到这个观点时,是我看到过相关的言论,我最多只能掌握中心思想,虽然我没有要求自己逐字逐句的复述,但这会有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意即,可能会不知道如何表述。大胆一点吧,只要中心思想正确,总会延伸出主要思想的,而我之所以不敢说,其一是训练太少,其二或许以前有过类似的挫折遭遇,担心言多必失,但是就我自己而言,我该担心的不是言多必失,而是一言不发,脑袋空荡荡,抿嘴不发一言,又或者,脑海里千头万绪,没有一条线能串联起来,于是磕磕巴巴,再不敢开口,写着写着这些,就觉得记录是一个更重要的梳理思路的法宝,就像是另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言归正传,博主提到的是一种普世的认知,我这么说是因为经过学校经过工作的洗礼,很多常识性的东西离我有点陌生了,以至于看到的时候,明明莫名熟悉,又像是发现新观点一样,也就是乡里人常说的少见多怪。
博主说,奴隶的生活某种程度上是很轻松的,一般来说他们遭受体力之哭,而不用吃脑力之苦,他们不用研究应该往哪个方向做,一切都有主人来安排,不用操心明天吃什么,什么都是被安排好的,只要注意好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一切都被安排明明白白,所以奴隶不会有内耗的困扰,吃饱了就不饿,还用操心其他干嘛,吃喝拉撒都是固定的,某种程度上也是衣食无忧。所以很多现代人也带上了奴隶的思维,一点脑子都不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