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何“足”挂齿:学子好“球”

2023-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无疆tj

行者无疆tj 文

(图片来自网络)

南开读书,上了四年学,踢了四年球,虽未进校队(进了体操队),但也是班队系队铁打的主力,东西部争霸(宿舍以走廊为界,分成东西两支球队),学校院系联赛,与师院中文系合球,跟留学生队交手,也是打遍天下(都是“敌手”)。

那时,踢球热度高,球瘾上来随时会踢。

场地不拘。操场挤不上,幼儿园、小礼堂、主楼后的空场都能厮杀。

人员广招。班里会踢不会踢的都可凑数(甚至有过女同学),其他年级的也可入伙,如陈(大门)、余(前锋)、苏(中场)等学弟。

比赛尽兴。只要踢上,基本不计时间,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大多是“日落西山红霞飞”才罢,球玩够,汗出透,上课作业抛脑后。

我们中文77,足球人才济济,有出自清华附中训练体系的朱君,有来自天山脚下的维族阿扎,有所自塘沽某校队的前队员小窦,有产自河东足球之乡的刘兄,有本自“八一队”情结驱使下踢球的韩弟,有径自排(球)转足跨界发展的顾同学,有源自传统强队“老纺机”后备力量的王老弟,当然还有我。

另外与足球有关的其他配置也不可或缺,球证(裁判)安志,不会踢球但会判,强大的控场能力和绝不改判的执著,来自“听我的”,现场评述和赛后总结及消息发布是杨胖儿,术语精湛而褒贬不留情面,落好不易。

观众虽非云集,但时有点缀,有女同学瞅上两眼,小子们更加兴奋。

已记不得踢了多少场比赛,只有那天昏地暗的鏖战,七荤八素的缠斗,你踩挤我扒呲你的逗闷子,蹦蹦跶跶地想起,原来人生还有那么一段好日子。

讲点当年的段子。

1 朱君捉女同学凑数

朱君酷爱足球,一日球瘾大发,遍寻对手无着,临时捉住几位女生凑数,乃郭、胡、白三姐妹是也。两军对圆,朱君于20米外向对方大门发起进攻,郭同学镇守中路,其他人两翼。只见朱君左右晃动,假动作十分逼真,及至郭同学跟前,正待突破,哪想郭同学轻舒金莲,只一脚便将球断下。朱君颜面有失,堂堂男队前锋败在女流之辈脚下,丢人呀,但又不明就里。旁观者一语道破,原来郭同学高度近视,朱君20米处,由远及近,眼花缭乱的“假动作”全没看见,球到眼前方才发现,情急中出脚,不成想一击中的,防住了朱君的“真动作”。

2 杨胖儿的球“道”

胖子喜欢足球,虽不下场,但评球老道,历届天津队球员的大名外号全都知道,战术打法、球队背景、球员特长、教练特点那是一个“门儿清”。阶梯教室看直播,就属他话多,听着绝对享受,解说三分专业七分调侃,比宋世雄幽默,比韩乔生严谨,比黄建翔通俗。他特不屑天津电视台的足球解说:“连阵形还倒腾不清呢,还评球。”讽刺某位嘉宾就会说“一个大脚开到前面”,语言贫乏的尽车轱辘话。胖子“述而不做(作)”,一做便是笑话。一天,大家在幼儿园踢球,鏖战正酣,胖子骑车近前,众人邀其“过两脚”,他平日以足球专家自居,能说出齐玉坡家门前有枣树几棵。只见他将车立稳,绾裤腿,紧鞋带,后退数步,待球滚到近前,运气抡腿踢去,不知眼神不济,还是步点儿不准,球从脚下溜过,竟踢了个空气,200来斤的身子差点晃倒。他将球捡回抛到球场,自我解嘲地囔囔着“演砸了,见笑见笑。”众人起哄声一片。

3 标定的“王氏头槌”

王老弟上学前在“纺机”,喜欢踢球受厂队影响。他身高马大,跑动不是强项,脚法也属平常,拿降人的是他的头球。他把头球当成看家本领,反复磨练,不断完善,渐成克敌制胜的法宝。他从不将头球称为“头球”,一定说“头槌”,既显摆其力过千钧,又骄傲其“一锤定音”。但他表演“头槌”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我来传球,高度、速度、角度、弧线需拿捏精准;其次不能有越位限制,因他要在球门区“卧底”,全场只盼那辉煌一刻。但见,皮球如愿飞来,他拉开架式,后仰,展腰,收腹,摆头,迎球砸下,气贯全场,美发飞扬,便静候那入网得分的欢呼。“王氏头槌”渐成招牌,犹如京剧中长靠武生的“亮相”,痴迷到自我欣赏的程度,如全场没机会表演,竟至郁郁寡欢如未曾踢球一般。

4、韩氏的球场“绕口令”

韩弟,西部队头领,“大院子弟”,红色基因,我军勇猛顽强的作风继承无遗。每至下午4时,他楼道振臂一呼,“西部”人马全伙杀出,来自陕甘宁的吴、李、冯彪悍得随他左右,塘沽小窦官拜正印先锋,一场昏天黑地的厮杀便不可避免。韩弟下场踢球装束怪异,部队的绿衬衣,灰秋裤,一双军胶(鞋),加上胡子拉碴,有几分绿林的“匪气”。踢起球来,因腿短臀重,虽不甚协调但底盘坐实,横冲直闯轻易踢他不倒。威猛十足,被他蒙上一脚,进了就是“班波”。他自认领袖级人物,随便切换场上位置,谁踢的不好,他都要说说道道。嘴皮子比脚头子利落,特爱矫情,但凡有点情况,嘟囔起来没完。一次比赛,他起脚攻门,欢呼进球,因为门儿是两块砖头摆的,刘兄说球是砖头外边过去的,出了底线,他说砖头里边过去的,过了门线,一时掰扯不清。突然,他问刘兄会说绕口令吗? “门里头吊刀,刀倒吊。”刘兄有点懵逼,顺嘴学舌。韩老弟哈哈大笑:“你看,你说‘门里头’ 吧,进球有效。”拿起球向中线跑去,刘兄愣神一时竟没回过味儿来。当时薛宝坤老师刚讲的“相声溯源”,韩弟就玩了把“现挂”。

5、维族“疆脚”阿扎

新疆人爱踢球,日前亚洲杯U20比赛,2:0战胜上届冠军沙特就是俩维族球员立的功。阿扎三十来岁,曾是中学足球联赛冠军队成员,他虽速度不快,但脚下功夫扎实,作为拖后中卫,大局观,位置感都是一流的,进攻可以传出直塞,防守能够断球截和,水平绝对胜我们一筹。记得一年学校联赛,中文系与生物系比赛,他们有校队前锋加盟,那小子牛逼哄哄,又过人又射门,不可一世。当阿扎拿球时,他上来抢,老阿一个摆腿,他以为要开大脚,怕被踢着,扭身掉屁股跳起来躲,哪知阿扎触球瞬间,轻轻一扣,潇洒地把他过了,并传出直塞,我队前锋射门得分。那人自责之后说了实话:“你们班还真有会踢的”。从此阿扎名声大震,后来再比赛,其他系都把这个维族的“络腮胡子”作为防守重点。

6、“脑瓜子”和“脚丫子”并重的刘兄

刘兄学业一流,脑子好使的不得了。对足球也到了痴迷的程度,课余除了“搭伴”都浪在踢球上了。他是东部队的“头儿”,许多赛事都是他攒局,网罗阿扎、朱君、我,加上他,俨然“四条汉子”,与各路球队抗衡。刘兄踢球用脑子,战术布置是他的最爱,位置、传控、攻防,甚至一些影响比赛的“小伎俩”都精心设计,一会儿巴西战术,一会儿西德阵法,滔滔不绝的打造一个班队有点屈才。当然,这是东部队常胜西部队的关键。刘兄个儿不矮,却“五短”,健硕有余而灵活不足,速度不快但脚头很硬,意识超前但实操“呵呵”。这哥们儿能扬长避短,前场留给小窦和我,中场让与朱君,自己坐稳后防中坚。灵活不足靠积极奔跑弥补,速度不快靠站位得当改善,球竟然让他踢得游刃有余。中文系的人踢球,脚忙乎,嘴也不闲着,斗球还斗嘴。场上话多的以他为最,刚招呼朱君来个“邦达列夫”(苏联军事题材作家)式的进攻,又讥讽新新“细脚伶仃”(鲁迅语)踢球没有大小伙子的气势,小安的“球证”(港人对裁判的称呼)一职就是拜刘兄所赐,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老师教的中外文学被他活学活用,一点儿没遭践。刘兄踢球,真TMD的两头儿(脚头儿和嘴头儿)“享(读二声)受(留存的天津队将帅的签名足球,蔺新江、左树声)

(留存的天津队将帅的签名足球,蔺新江、左树声)

(曾经踢球的主楼前、体育场、小礼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