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易经》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用道德的标准调和、理顺各种关系,穷尽万物的性情、道理,并渗透到每个生命体。讲的是:人要懂得事物的道理、规律。适当的时候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让社会有条理;有约束,保持平和的状态。
什么叫《易经》呢?《易经》不就是给人算命的吗!!!不,伏羲创造八卦图意不在此,而是教我们看待世界万物,如何在人生诸多方面去领悟人生真谛,那是让人学“道”吗?不,本意是让你的心灵得到升华。智慧、精神层面得到认可,提升自己的精神面貌、尊贵人格。就说“离中虚”吧,外面两阳爻,内中一阴爻,外实而内虚。光靠字面上的表达你可能不懂,如果看图你可能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这符号说的是什么呢?讲得是:我们做人需要谦和,学会包容、含蓄、度量大,那么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易经》倡导谦卑,反对自我张扬,你什么时候膨胀了,膨胀到觉得自己“行”了,那么,失败也就向你招手了。“离中虚”也含吃饭的意思,不要吃的太饱,七七八八就行了。对人也是如此,不要太好,适可而止就行,保持好黄金比例即可。“离为虚”,“离”代表的是火,“离为日”而“日”指的是太阳,光明。
《易经》讲的是三体化,哲学思想。三体化即自然化、立体化、人格化,也就是三才。
三才《三字经》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讲的是人要效法天地。你我都知道八卦是以“乾坤”为开端,“乾”指的是天,即“阳”,“坤”指的是地。即“阴”,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阴阳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也有悲伤的一面,“分阴分阳,迭用刚柔,”符合三才之道的基本精神。张绍金,易枫说。

既然说到“乾坤”,说到“天地”,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图解。前面我们说过“离为虚”,有实有虚,“乾”为实线,“坤”必然为虚线。那么我们说的“人”呢?不是说:“天地人”吗?人去哪了?别急,我们再看“天地人”组合的产物。看着图是不是觉得“天和地”有呼应了,但是中间部分的“人”怎么回事,是变了心了吗?对,就是变了心。以我的理解层面来讲,“人”是复杂的,它没有对应,一个好人就是一个好人,她/他坏不起来,她/他坏的部分会在另一个坏人身上体现,所以它不光是“天地”,的呼应,还是“阴阳”的呼应、“乾坤”的呼应;还有它本身的呼应。

那不是又绕回去了吗?对,这就像是一个生物链,不管怎么绕,最后始终是要绕回去的。

八卦分2部,先八卦和后八卦,这先八卦是我们的祖先伏羲所创,即先八卦,后又由文王所创,即后八卦。先天八卦据《宋史.朱震传》记载,有《汉上易解》云“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宋朝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对八卦给予肯定,后被世人广泛传用。惋惜的是世人只看到八卦为自己带来的利润,所以世人听闻八卦只知应用于占卜,却不领其精髓。
然,先天八卦讲乾在上,坤在下,应了天在上,地在下的自然法则,也就是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如《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人呢要认清自己,要认清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一个位置之上,要懂得定位自己。在这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八卦独立体,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你尊贵,那么你就要彰显你尊贵的独到之处,发挥你尊贵的作用,用白话讲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习大大这样的人物)
换个层次说: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对于员工老板就是天,员工就是地,天塌下来,地还能不裂吗?所以就有了领导。作为领导你必须具备技能,要要开阔的眼界,为人要坦荡,出事要光明正大、公正。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不遗余力的帮你干活。企业才能拥有凝聚力,经济效益才能稳固上市,做到这一点企业才有上市的希望。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丈夫就是天,妻子就是地。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保持好那颗谦卑的心,低调而不失尊贵的人格,才是《易经》真正让我们领悟的真谛。
本文部分情节有参照《孔子讲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