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失去“勇敢”

2022-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合时宜的阿呆

第一次离职是在13年,那次在提出离职的第二天就交接完毕,迅速的一塌糊涂。

那时候没想过后续的工作,也没想过要坚持呆在这个城市,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老子不干了,再见,去球~

第二次离职是在16年,从外地回来。在上家公司呆了三年,从最开始全新的岗位职能、行业状况、公司制度,到后来习惯的成为习惯。

在那里,加班成了日常,也偶尔熬熬夜,累的时候躺倒就睡,来不及洗漱。经常说不累,但总是在长途车的后座上迷迷糊糊的睡到脖子疼。

到最后还是决定回来,这次的离开我想了一个多月,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提,然后做了方方面面的交接,连回来后该去哪都有了初步的安排。

第三次离职是在17年,这次呆的时间相对来说短了一些,其实应该可以呆更久的,但是最后还是因为薪酬的原因选择离开,毕竟要拼生活。

这次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老同事也劝我不要意气用事,总会有改变。

离职后,总监问我:能不能回来,是不是有什么不满意?

虽然有不满意,但是也知道改变不了什么,或者说改变太慢,我已经等不及、迫不及待。

前三次的离开,每次的考虑时间越来越长,到现在,如果第四次离开,甚至会心生恐惧。

这个恐惧来自哪里?来自家庭?还是日益增长的年龄?亦或是缺失的安全感?明明以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也可以毫不在乎的说离开就离开,为什么如今反而唯唯诺诺?

在得到了之后,就害怕失去。习惯了拥有,就不想再放手。

以前是一只狗熊,即使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也乐呵呵的,芝麻它香啊,西瓜大有什么用?后来是只松鼠,冬天快来了,储存的粮食怎么看都感觉不够,抱住了就不愿松手。

习惯了安稳,最后,就好像自己成了温水煮的那只青蛙,失去了跳出的勇气。也许再次被逼到角落的时候才会拼命跳出来,前提是水没开,我才七分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