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模式-2

2018-04-20  本文已影响16人  CyrusChan

简述:

在上篇当中,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关于类与接口,以及创建型设计模式,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关于结构型设计模式。

7种结构型设计模式

6. Adapter Class/Object(适配器)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 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适用性:

个人理解

看类图发现适配器模式不难理解,但在实际使用中似乎频率并不高,主要是在项目发布后弥补接口不再适用的情况。

7. Bridge(桥接)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适用性:

8. Composite(组合)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C o m p o s i t e 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适用性:

个人理解

组合模式在Android中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ViewGroup和View了,理解了这个例子,基本上就理解了组合模式的原理。

9. Decorator(装饰)

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Decorator 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适用性:

个人理解

装饰模式可以参看java中输入输出流的设计和实现。继承也能做到添加添加或者移除职责,为什么不用继承呢。不够灵活,一两种职责还好,但是3-4种职责自由组合时,使用继承简直就是灾难。

10. Facade(外观)

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Facade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适用性:

个人理解

外观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啦,在我们引用一个第三方jar包的时候,往往会对这些jar包进行再封装,提供一个新的类来对jar包进行访问,然后让我们的业务代码不与jar包中的类不直接产生依赖,而调用这个新封装的类,其实这就有些外观模式的味道。

11. Flyweight(享元)

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适用性:

个人理解

享元模式可以参考线程池技术,类图比较简单,很容易就看明白,但是上面描述中的外部状态还是比较容易产生疑惑。这个例子挺好的,解释了什么是外部状态,也对大家理解享元模式有一定帮助。

12. Proxy(代理)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适用性:

在需要用比较通用和复杂的对象指针代替简单的指针的时候,使用Proxy模式。下面是一 些可以使用Proxy 模式常见情况:

它的典型用途包括:

个人理解

代理控制了对一个对象的访问,并让调用者和被调用者实现了解耦。可以方便的在调用前和调用后做些操作。所以在Spring框架中广泛的使用了动态代理来进行切面处理。

总结

到现在7种结构型模式已经写完了,大家是不是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结构型设计模式主要是处理类与类,类与接口之间的依赖关系。如果让他们的依赖抽象的话,很容易就让依赖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变化关系。例如一个具体类中依赖一个抽象,那么就是一对多的变化关系,如果两个抽象类互相依赖,那么就形成多对多的变化关系,如果一个类中依赖两个抽象类A和B,那么将共有n(A的具体类个数)*m(B的具体类个数)种变化的可能。我们如果有良好的抽象思维,那么学习这些东西就不会太困难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