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假装内行地与别人讨论基因编辑
被剧透后看电影,反而是另一种观看之道。
事先了解了剧情,你可以细细寻找导演如何埋下伏笔,如何铺垫,演员如何演绎,这样比起看两遍更能省事一些,也更能注重到细节。
就像读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一开始你就知道了凶手,但丝毫没有减少你阅读的兴趣,你更想知道他是如何杀人的,如何制造不在场证明的,如何误导读者的。
读历史也会是这种感觉,我们明明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历史的发展过程,却就是被好奇心驱使着,想要知道更多的细节。
《基因传》是一本关于演化与遗传的发现史。至今,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的密码本和配方,DNA、遗传的中心法则,生物演化的过程,虽然尚不够全面,但已经悉数掌握。
《基因传》中文版封面然而,他们的发现过程是怎样的?遇到过哪些困难?大众如何看待生物工程?生物学如何被政治所利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阅读《基因传》时,让人手不释卷的原因。
《基因传》的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其前作《重病之王:癌症传》获得过普利策非小说奖。比尔·盖茨就说:人家一个医生用业余时间写的东西竟然就得了奖,简直让我等汗颜。
穆克吉文笔相当优美,读《医学的真相》和《众病之王》时候就被吸引。在《基因传》中,穆克吉更是以个人和家族史为引子,把我们带入到对于人是什么?为什么会生病?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等等问题之中。
普通人对于生物的理解,最多就到高中生物会考结束。勉强能够记得DNA的双螺旋结构,至于四个碱基的名称恐怕已经忘的一干二净。细胞结构如果还有些印象,具体细胞质和细胞核怎么排列,起什么功能,恐怕只能回头问生物老师了。
但日新月异的基因工程和发现,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术语,基因编辑、转基因、基因治疗、胚胎干细胞……。我们大体上只能明白,基因研究者又在干了些有损伦理道德的事情,某些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哪些进展,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颁给了谁。
仅此而已,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更值得关心和事情。这个月的账单还没付清,孩子要上哪所小学,办公室刚来不久的小王怎么又升职了,某电商又新推出了一个打折日……
无妨,《基因传》在有空的时候不妨阅读一下,要不然别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基因编辑婴儿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者真的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定做一个基因组?
虽然,技术太复杂,你可能根本不想搞懂,《基因传》也并没有打算给你画出复杂的细胞结构或DNA三维图。它从简单的故事讲起,说说科学家之间如何勾心斗角,如何密切合作,倒也有趣。
有网友说,这本书用科学家的八卦加上太肤浅的入门知识构成。在科普内容方面,有各种科学大牛担保,可以保证不会出太大问题。
而至于八卦这点,我很不认同。科学发现的过程,如同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所遭遇的一样,有欣喜、有沮丧,也有敌意、嘲讽,也有被人忽略和鄙视,科学家构成了科学发现的主轴,也正是科学在这些活生生的人之中,诞生发展并壮大起来。
之前阅读过几部不错的科普读物,像理查德·泰勒《“错误”的行为》一书中,关于行为经济学的发现过程就讲得别有风味,通过个人与其他学者的合作过程和有趣的故事,将行为经济学研究至今的历史讲得非常生动。
认知神经科学的开创者加扎尼加写的一部《双脑记》更是妙趣横生,既有个人的历史,也有其他同行的有趣故事。
一个专业的传记,或让普通人认识一个学科的历史,不一定要教授一样板着脸在黑板上教学生一般。他可以坐下来与同学一起闲聊,讲讲自己的故事。
读过普洛明写的《行为遗传学》的教科书,不是说写的不好,而是读到孟德尔遗传规律之前的部分,还若懂似懂,但讲到基因测定之后,我根本就看不懂了。
我大概知道DNA是什么,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什么地方,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谁发现了线粒体的重大意义,并且用线粒体去追踪人类的起源。
反而是《基因传》,让你记忆深刻,科学家是怎么提出问题的,他们怎么着手实验,期间和那些人合作,又和那些人竞争,一个发现如何被埋没了很久才又被重视。
由于有演化生物学方面的阅读当作基础,所以达尔文、孟德尔的那几章较为熟悉。后面摩尔根师徒之间的发现与争执,克里特与沃森,同威尔金斯、富兰克林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后来文特尔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之间的剑拔弩张,都写的极为生动有趣。
在这些方面,我是佩服作者的。没有对于问题发现过程的把握,你很难去撰写一部这样的传记,不成熟的作者可能写成了一部编年体基因史,那一年谁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哪一年谁做了什么实验,发现了引起亨廷顿舞蹈病的单个基因。
因此,正是科学史上的爱恨情仇,人才埋没和突发奇想等等故事,构成了整个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认知方式更善于记住故事,而不知识结构。
《基因传》读完,你就不再惧怕与人讨论基因编辑婴儿的Crispr技术、科学伦理争论、胚胎干细胞等话题了,起码你大致了解到他们讲的是什么,而且还可以用历史上发生过的例子,来说说为何一些中国科学家们,在坚守伦理时根本没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