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修改文章

2024-01-15  本文已影响0人  菊花叶子

文章写完以后,要反复修改,这个道理人人都清楚。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至少我在这方面是做不到的。我在简书上面写文章,大多数的时候,是一边写,一边修改。写完以后,大致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错字、漏字或者不通顺的地方,没有了,我就直接点发布按钮。等过几天,点开再仔细阅读时,总会找出一些错误来。因为每一篇文章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所以,当时怎么看都觉得写的不错。

最近,我们文学院成立了播音组,要把队员的文章,在喜马拉雅上播出。编辑组的队员就非常辛苦地做着“修改作业”的艰巨工作。

我是播音组成员,前几天,由于自己粗心,拿了一个还没审核过的稿件,播之前,我大声朗读了两遍,结果发现有许多地方都必须修改以后,才能播出。我就开始了改稿的工作,结果有些稿子,用了我半个多小时,才改的稍微好一些。

发现别人的错误,为什么那么容易?自己写的东西,为什么不舍得删除或修改呢?其实自己写的可能还不如队友写的好。想到这里,我赶紧在群里的腾讯文档里找出已经交上去的那篇稿件,读了一遍,觉得自己写的没什么问题。

前天我看到编辑组队员发给我的简信,她说:“作业的最后一段话,我建议你改一下,把加入文学群之前的数据和加入后的数据改一下,这样对比,更能突出你最近这段时间的巨大变化。”

我觉得她的建议挺好,赶紧又打开文档,找到我写的那一篇,进行修改。改着改着,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有两个段落,完全与主题无关,也不知为什么,当时我竟然没有发现,我毫不留情,坚决删除了。我想,这次要彻底、全面进行修改。不是有句话说,没有修改的文章,都是臭狗屎。我用了一个多小时,大刀阔斧的对这篇文章下了“狠手“”。开头、结尾、内容都动了“刀”,力度之大,让自己都吃惊,到最后一看,百之八十的内容都改了,几乎等于新写了一篇文章。最后我累得长叹了一口气,心想这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

昨晚,我又收到这个文友的简信,她说:“友友的文笔挺好,语言基础也挺好,很顺畅。注意一下个别用词统一性、前后用词的双引号一致性、了和的、地的增补删除方面。这些都是小问题,其中肯定包含我个人语感习惯方面的修改,认为这么改更好,勿怪。”

读了简信,我回复到:“我认为从细小的地方才能体现出文字的功底,谢谢你给我的建议。修改这个工作十分费神、费时间。为了播出效果,我也在改队友们的文章,能体会到你们编辑的不容易,有你们给我们播音组把关,我们轻松多了” 

回复完毕,我又点开自己的那篇文稿,仔细一看,果然,有几处应该打双引号的地方,没有标上,“的、地、得”的用法混乱,还有几处小错误要改。于是,又用了半个小时,开始修改自己的那篇文稿。一边修改,一边佩服编辑组队员工作的认真和严谨。

今天下午,办完事,回家三点多钟了,我点开文档,第三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又发现了四五处的地方需要调整和修改。可见没有经过多次修改的文稿,真的是拿不出手。

这次因为编辑要求,也因为要播出,我才老老实实地对文章修改了三次。假如对待自己的每一篇文章,我们都能做到反复修改,反复打磨,那么我们文章的质量是否会更好一些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