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和生育率
幸福感
互联网的好处是打破了信息壁垒,但有一个更大的坏处是造成了信息茧房,正如你永远刷不到不符合你三观的视频,人的认知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被大数据奴役,你看到的永远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所以经济低迷。真的低迷吗,不一定呢。穷人一年的工资不如富人一周赚的多,不如某些guan一天贪的多。所以社会中等收入水平及其以下看到的经济低迷并不是真正的经济低迷。有钱人该玩玩该花花,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有些人觉得赚钱更难了,还有一部分人觉得赚钱更容易了。
经济低迷,导致广大人民的幸福感降低。上面的人是如何考虑的呢?我的想法是:
-
关心但不着急,就像锻炼手下的忍耐度一样,只要活着就被奴役,被奴役久了给一个棒棒糖都开心的不得了,这是锚点效应,所以现在怎么样都没关系,后面给一个棒棒糖就好了。打一个比方,就像《赌博默示录》男主在类似监狱的地方辛勤劳动了很久终于可以换一罐劣质啤酒喝的幸福感远远大于一个正常普通人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随便选的一罐精品啤酒的幸福感。因为男主把过去很久没喝啤酒的时间当做锚点,突然喝一罐已经很开心了。而普通人把经常喝啤酒的日常当做锚点,喝一次也就激不起内心的波澜,获得的幸福感也寥寥无几。所以没有那么幸福没关系,后面给一点甜头就会感恩戴德。
-
艰苦奋斗是传统美德,渐渐耳濡目染造成的后代基因也具有了倔强的生存能力,承受困苦的能力比其他民族要强一些,我竟然不知道这个传统美德到底是好还是坏,艰苦奋斗现在依然适用,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也没错,只不过我们不需要那些人为创造的艰苦。既然有这样的美德,那就进行艰苦度测试吧。
-
压根不关心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生育率
我们假设经济真的低迷了。也就是整体经济活力下降,大部分人更难赚钱了。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生育率低。人是一切经济和社会运行的根本,人口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为什么不生育,因为年轻人压力大(房贷车贷),教育成本高,内卷,传宗接代观念淡化(另外性相对于之前有更多方式获得,没必要通过婚姻),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希望,正所谓黄金有价,信心无价,自己不容易困难不要紧,但如果压根看不到希望这是很可怕的。国家知道吗,国家肯定知道。国家是怎么考虑的呢。我觉得有两种情况。
-
想解决生育率问题,目前解决不了(或者说没那么快达到效果)。希望至美,希望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获得,会涉及一个复杂的系统,福利政策,教育体制,就业环境,食品安全等等。
-
没想解决生育率问题。关心自己的权利无限续杯,而不关心经济。等到经济快不行了,抓几个tan.guan回回血。
生育率正常降低是社会进步,成熟的体现。生育率低导致内需拉动不起来,经济下行。反过来经济下行加上其他复杂系统问题让人们没有希望这一反馈回路又进一步降低生育意愿,导致生育率更低。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持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但我个人的想法是,幸福感和生育率这个问题不用太刻意关注(理解为斯多葛哲学也好,钝感力也好)。(排除那种有能力选择的人,比如马斯克的祖父从加拿大移民到南非因为不满加拿大政府)。我们普通人没有办法选择生活在哪个宏观叙事里(就算有办法选择也不一定能保证选择是正确的,或者说相对长时间看来是正确的。比如刚建国之后第一批移民日本的人有些人现在过得并不比国内好),没有办法选择出生年代。时间和空间拉长来看,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的影响小之又小,或者说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小很多。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宏观叙事下的NPC。即使人在环境中的局限性很难被打破,但每一个具体的人也是真实而热烈的生活着,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吧。所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就好。
(题外话:马斯克祖父移民到南非,后来马斯克长大后还是去了加拿大,因为他表示想通过加拿大作为跳板到美国硅谷。祖父极力排斥的国家最后还是要马斯克走一遭,兜兜转转马斯克还是要从加拿大去美国,像是命运的捉弄。如果祖父当初没有移民,马斯克会不会少走几年弯路呢。但是如果没有移民,可能也就没有马斯克了吧,命运这玩意谁知道呢)
by 橘梦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