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篇(三)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里约热内卢也是个热情似火的城市,不仅仅是她的温度,也包括里约人。
我们上午驱车至城市建成纪念碑处,站在湖边可远眺形状酷似法式面包的糖面包山和与之相连的乌嘎山,湖岸上长满不知名的热带植物,形似金字塔的里约建城纪念碑就坐落在长满释迦一样果实的树木旁,另一侧则是一些健身器材,热爱运动的里约人简直从一起床就开始了一天的运动,不畏烈日。
有个笑话说,巴西人如果能打仗,叼烟斗的蛇都会胜利,巴西人也因着美国这一讽刺,英勇参加了反对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将叼烟斗的蛇作为自身的象征,至今仍在里约的二战纪念馆中陈列。二战纪念馆由巴西军方管理,海陆空军轮流执勤,我们去参观时,穿绿色迷彩紧身T的巴西大兵们正在粉刷纪念碑下的阶梯,构成一道不一样的风景。
站在二战纪念碑下,里约盛夏的高温与暴晒,使得自冬季城市出发的我,突然发现在胳膊的裸露处泛起一片红疹子,继而遍及全身;似乎是长时间多次飞行的劳累和多日时差颠倒的失眠共同作用下,身体免疫力下降而生出了恼人的湿疹。旅行途中,此等毛病也只好稍加忍耐;幸得来自诸多团友的关心与帮助,使得这种状况在接下来的两三日内得以逐渐好转,此为后话。而这些从来不乏在旅行中遇到的小插曲,更令我相信了人性本善的生命本质和人生中美好的闪光点。
与圣保罗的宗教信仰一脉相承,里约也是一个多数人信奉天主教的城市,这里有一座别具一格的“天梯教堂”,外观形似大金字塔,利用彩窗透入自然采光,在内部形成一具变幻多彩的十字架,耶稣圣象从天顶吊下,设计可谓巧妙新颖,天梯教堂是由原政党领导人设计,也是建筑史上知名的“里约派”灵魂人物,他所设计的现代派教堂,在世界著名教堂中占有一席之地。
里约还是狂欢节的发源地,每年三月会在桑巴大道举行盛大的桑巴舞表演,由裸体彩绘的领舞将整个节日气氛推向热烈的高潮,除了巴西当地人对此乐此不疲,全世界爱好桑巴舞的人们也会在狂欢节这一天聚集在里约。我们参观了桑巴舞大道的标志雕塑,造型奇特,有些让人摸不到头脑,导游揭晓答案时说,所有里约人都给过他一个相同的解释,雕塑作品是一个极为抽象的“屁股”,大家听后不禁哑然失笑。
行程继续,我们来到马拉卡纳体育场,据说,该体育场举办过两届世界杯闭幕式,1950年的决赛时还曾创下单场比赛容纳199824人的人数最高记录,可见巴西对足球的热衷与信仰。体育场前有一尊贝利尼雕像,大家纷纷拍照留念,不看足球的我也一起凑了热闹。
糖面包山是葡语对土著印第安语的音译,又因此山形似当地方糖模具而得名。糖面包山高396米,紧邻其后稍矮一些的小山则为乌嘎山。两山之间由一条年代久远的缆车线路相连,游客可乘缆车逐级登上糖面包山,尽览里约美丽的海岸风光。站在糖面包山最高处,向远处眺望,一边是热闹非凡的人潮海滩;另一边是海港里停泊的点点白帆,海湾更远处隐约可见绵延起伏的跨海大桥和星罗棋布的城市风貌;而糖面包山的正前方,则是里约著名的基督山,远远望去,巨大的基督雕像此时则微缩成一个小小的十字架,袖珍可爱。
亚洲人不习惯暴晒模式,所以我们特意将海边的行程安排在下午四点以后。科帕卡巴纳海滩是里约海岸线最绵长,也最负盛名的海滩。下午高温不减,踩在海滩细细的白色沙粒上,脚底感觉依然滚烫。海边的人群熙熙攘攘,各种肤色、各种身材,均穿着火辣,让人的眼睛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里约的热度;而这个季节,海浪翻滚,打在腿上身上,却沁透清凉。
来巴西,不能不品尝一下的美味,是地道的巴西烤肉,晚间安排了巴西自助烤肉,让人大快朵颐。可惜我所在的“老年团”均胃口不佳,吃到三四块已无福消受。担心长胖的我还特意跑去健身房骑车半小时,权当消食运动一下。
里约的第二日,依然是高温暴晒,我们途径里约最大的贫民窟,随后驱车至与糖面包山遥遥相望的基督山。
贫民窟经常会与“黑帮”、“毒品”、“绑架”、“抢劫”这些关键词相关联;诸多经典电影都对贫民窟题材聚焦关注,将贫民窟中底层人群的生存状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述,让我们领略到那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据统计,里约热内卢人口达632万,其中超过40万人居住在贫民窟当中。在里约,如无特殊情况,游客一般不会单独出行。我们途径的贫民窟位于半山,风景秀丽,违建式的房屋鳞次栉比,连成一片,规模庞大,却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震人心魄。
巴西人说,“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可见上帝对里约的偏爱,以及巴西人血液中天生涌动的乐观与自信。为纪念巴西独立100周年,1931年,在科科瓦多山上树立起一座耶稣雕像,后此山也被称为基督山或耶稣山。基督山海拔709米,基督雕像底座高8米,基督像高30米,臂展28米,背靠糖面包山,面朝大西洋。基督像面容安详,伸展双臂,好像要用宽厚无私的博爱来包容和承担世间所有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