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之后,我们怎样尽孝?

2023-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第五公子

《历史因果录》

皇甫遐,南北朝时河东人。

皇甫遐(音霞)家中世代寒微,但是全乡都称赞他们家上下和睦。皇甫遐本性淳朴,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侍奉母亲以孝行著称。

皇甫遐的母亲去世后,他就在坟墓旁搭建一个草庐,亲自背土填坟修建墓穴。

他同时又在墓穴南边开始修建一个禅修的洞穴,阴雨天就开凿禅修洞穴,天晴了又继续营建母亲的坟墓,早晚都不停息。就这样一直过了好几年。

几年后,修好的墓穴高达好几丈,周长一共有50多步。与此同时,禅修的洞穴也完工了。

一共是两层建筑重叠,环绕两周,共12间禅修石室,中间有道路,可以容纳100人。皇甫遐自己却只喝粥养命,枕着土块睡觉,栉风沐雨辛劳异常,容貌枯槁憔悴,甚至连家里人都不认识他。

远近之人听说了皇甫遐的孝行后,纷纷送来米面。皇甫遐接受了但却不自己食用,他把这些米面都用来经营佛斋(禅洞)。郡县上奏了他的孝行后,朝廷于是下诏表彰。

顺便说一句。

古往今来,孝子守丧、背土填坟的感人事迹屡见不鲜。但是末学想特别指出的是:二十四史因果记叙那么多孝子守丧的故事以来,第一次记叙孝子一边营建墓穴,一边营建大规模禅修道场(佛斋)的,而且皇甫遐将别人送来的米面用来经营佛斋,取之于众,用之于众。这种举措,有一定佛教基础知识的朋友可能知道意味着什么……

由此不妨思考一下:父母生前,我们尽力赡养、尽孝去爱;父母去后,我们悲痛哀思、尽礼尽丧;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能让生我养我的父母,获得更大的利益?

我想皇甫遐给出了特别的答案。

正如民国时期许止净居士在《历史感应统纪》中评论说:“古代孝子以清白高洁的行为来约束自己,对于别人的馈赠,多余的就不再接受。然而皇甫遐却将别人的馈赠又用来为他们自己种下福田,这种见识真是高人一等啊!”

可见,真正的大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爱与思念,更是无时不刻都在考虑怎样给他们带来生生世世、无穷无尽的实益——在这一点上,其实我们要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

(史料选自《北史·孝行·皇甫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