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写作训练营VIP会员作品集

“空巢老人”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 (文:陈怡毅)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21人  豪杰翼

“空巢老人”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

(文:陈怡毅)

“空巢老人”泛指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出于孤单寂寞无人关心的中老年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空巢老人”问题呈现趋势严重化。有数据显示,2000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新加坡《联合早报》)那我们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应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改变老年人心态。由养儿防老改变为夫妻为伴。

沈桂芳是安徽淮南市一位退休老人,和老伴的养老金加起来有6400元。子女离家在国外。一家人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开始,夫妻两人一退休,儿女都不在身边,确实感到孤独、无助。后来,经人点拨夫妻俩人决定做“候鸟式老人”。他们时常旅行,冬天就去南方暖和的地方租房居住过冬。春天再到北方去消暑。两人的生活从此变得安逸逍遥。过着如“神仙眷侣”般的惬意生活。

给予有子女条件的家庭,增加子女的补贴。可以是假期或通话补贴。

子女离家许久的家庭,并不是每对父母都有财力可以做“候鸟式老人”,这时,如果国家可以通过这项动议——增加探亲假或视音频通话补贴。“常回家看看”这种精神赡养方式将极大安慰老人的内心。增加安全感,减少孤独感。

陈老实和洪吾花是农村的空巢老人。儿子考上重点大学后留在大城市里读书工作,除了过年,很少回家。陈老实夫妻俩自从少了儿子的陪伴,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紧张而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变得悠闲而冗长。陈老实变得多愁善感,长吁短叹。喜欢独处,不与人交往。一天,陈老实想不开,想自杀。众人都来劝解,可他谁也不听。这时,儿子发来微信。在微信上,儿子循循开导他,这才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儿子说单位给予他五天的探亲假,自己这就搭飞机回去看他。

无子女家庭或鳏寡老人可以借鉴国外义工组织介入进行救助,定期关怀老人给予老人心灵上的空虚。

薛平是安徽合肥城镇的空巢老人,老伴已经过世,儿子在车祸中去世。昌平是薛平老人同街区的年轻义工。了解到薛平的情况,昌平鼓励年龄尚可的薛平老人再婚。并给予薛平老人“一只碗距离”的精神救助。昌平等人轮流三天两头送来食物慰藉老人,冬天常常是热汤热饭,夏天常常是面汤凉茶。身边有个贴心人,手里有碗热乎物,这些给薛平老人带来的无限的慰藉,他感激社会的好,感激国家的好。

人总会故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是空巢老人,而是所有的老人都能有尊严的故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